CCF@U870: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CF走进高校第870场
敬请关注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承办的CCF走进高校活动,将于2022年10月21日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召开,敬请关注。
时间:2022年10月21日(周五)08:00-12:00
地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活动安排:
内容 |
嘉宾介绍 |
特邀讲者:李伟、CCF高级会员,东南大学教授 |
特邀讲者:吴黎兵,CCF杰出会员,武汉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AI驱动的车联网安全 |
特邀讲者:曾凡仔,CCF专业会员,湖南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
特邀讲者:朱海龙,CCF专业会员,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端到端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探索 |
报告信息:
报告题目:SD-WAN环境下的多控制器放置问题
报告摘要:广域网承载着跨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由于其封闭僵化的网络体系结构导致存在部署、管理、成本、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SDN技术采用转发和控制分离的思想,凭借其在实现集中、灵活、可编程网络控制方面的优势,迅速在数据中心网和企业网等小规模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将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中,以提高网络连接灵活性、简化广域网部署和管理,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报告主要介绍了SD-WAN的含义及应用,重点讨论了控制器数量及放置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嘉宾简介:
李伟,博士,教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在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大数据与网络智能等研究领域,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知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报告题目:AI驱动的车联网安全
报告摘要: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报告主要介绍车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对抗样本攻击难以检测,数据隐私多渠道泄露,模型攻击手段多样等问题;并探讨针对一些攻击的主要防护技术。
嘉宾简介:
吴黎兵,男,教授/博士生导师,CCF杰出会员,CCF网络与通信专委副主任委员、互联网专委常务委员,曾任CCF理事和教育专委秘书长,YOCSEF武汉2012~2013年度主席,曾任CCF武汉分部秘书长,现任CCF武汉分部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物联网、机器学习、数据安全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湖北省创新群体、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可信软件重大研究计划等研究工作。在IEEE TMC, TIFS, TDSC, TII, TCC, TITS, TVT, TETC, ACM TOIS, TOIT, TOSN, TIST, INFOCOM, CVPR, SIGIR等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担任IEEE TVT、TMC、TCC、ToN、TKDE、TITS、TSMC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曾获SCI期刊IEEE System Journal 2019年度Best Paper Award。获得ICoC2016中国互联网学术会议Best Paper Award。
报告题目: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报告摘要:位置服务作为大数据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然而,位置服务为人类带来生活便利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隐私泄露问题。如何对已产生和即将产生的轨迹数据加以保护,以降低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已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焦点。本报告从轨迹数据隐私攻击入手,介绍轨迹的时间、空间、语义及社交属性对轨迹隐私泄露的影响、以及如何从“时空-语义-社交”多维度统筹隐私保护与数据效用之间的平衡,实现有效且可行的轨迹隐私保护。
嘉宾简介:
曾凡仔,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湖南和信区块链研究院的发起人。物联网专委会委员、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专委会委员、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专委会委员、物联网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隐私保护、移动计算与网络大数据。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
报告题目:端到端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探索
报告摘要:以“尽力而为”为基础的传统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的需求,确定性网络已经成为未来网络关键技术之一。本报告将重点讨论如何在系统架构、传输模型、调度机制方面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准时确定”的转发和交换,并分享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
嘉宾简介:
朱海龙,男,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确定性网络通信技术,包括自组织网络、时间敏感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等,承担以及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863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横向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优秀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余篇,专利20多项,主持和参与国内网络通信相关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10多项,主编或参编网络通信领域白皮书10余份,担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电子电气架构组委员,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电子电气架构工作组委员,中国汽车学会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架构分会委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时间敏感网络产品控制器产品目录负责人。
CCF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