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活动日历 > YOCSE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完善自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阅读量:427 2020-11-24 收藏本文

CCF YOCSEF 沈阳

观点论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完善自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20年12月5日

执行主席:刘允峰、冯海文

论坛编号:CCF-YO-20-SY-2FV


工程教育认证自开展以来,围绕着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形成闭环教育反馈两大主题,给出了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工程教育认证能够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家长、社会、学生和教师,是乐于见到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的。但是任何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作为教师,是发自心底的去做工程教育认证,还是被迫去完成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项工作,将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同结果,可能是形成良性循环,也可能是两张皮,形似神不似。


议题1:截止2020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有六十多所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诸多好处,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与其他教育评估一样,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的背后,同时存在着质疑的声音。工程教育认证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议题2:职称这个“指挥棒”,指挥着教师将大部分的经历和时间放到发表论文和争取项目上,那么教师如何协调教学和科研的比例分配,从而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落地实施。如何将教师从观望、应付、搁置和抱怨转变为情绪上的被动接受,再到行动上的主动参与。靠自觉?靠情怀?靠奖励?还是靠制度?如何调动教师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积极性?


议题3: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会将更多地精力放在政策导向明显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上,对耗时多、成效不明显的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之教师在复杂工程问题上经验和背景不足,不能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有效组织实践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出对教师的要求,如: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还要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面对着种种要求,那么教师该如何完善自我发展?又该如何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使其兼有工程实践相关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与经历?如何做到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