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CCF@U506:李晓明、张伦走进河北科技大学

2017-06-23

2017年6月8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河北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伦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当计算机科学遇上经济学”和“计算社会科学与信息传播研究”的学术报告。

李晓明结合经济学匹配市场理论,为师生展示了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张伦从人类传播行为的可计算性谈起,介绍了计算机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和经典研究,并探究人类信息传播研究的新范式。、

报告过程中,两位讲者与师生们进行了多次交流互动,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同学们也通过参加这次“CCF走进高校”活动,了解到计算机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发展,受益匪浅。

李晓明作报告

张伦作报告

铁道大学老师现场提问

现场提问

合影

合影

听众感言:

姓名:韩佳 专业:计算机技术 年级:2016 

2017年6月8号下午,在学院的组织下我很高兴参加“CCF走进高校,助力你的专业发展”的第506场李晓明走进河北科技大学和张伦走进河北科技大学。

张伦老师演讲的主题“计算社会科学与信息传播的研究”。在等待张老师演讲前,阅读了讲者简介。了解到张伦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即以传播网络分析、传播文本挖掘、数据科学等为主要分析工具,大规模的收集并分析人类传播行为数据,挖掘人类传播行为背后的模式和法则,分析模式背后的生成机制与原理。当了解到这些背景后,第一反应是觉得张老师的某点研究会和自己小论文思路188体育投注:如何发现微博中的热点话题有一些联系。带着这个想法认真的听张老师的演讲,发现却是另一番收获。张老师的开场使我印象深刻,声音很有带动力。

第一部分讲到社会科学是如何一步一步与计算机联系到一起的。讲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我了解到以前人们解决问题经常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自然科学遇到瓶颈或者说不能有效的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借助社会科学的力量。在这之前我并不能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效的联系到一起,通过张老师的第一部分讲解认识到自己的学科认识的局限性。在第二部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提到了结构性扩散度,以及提到了水军与结构性扩散度也是有联系的。会后查阅到结构性扩散度指一条信息的传播路径倾向于代际传播的程度。结构性扩散度测量的是一条信息所能经过的异质性人群的程度,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条信息激发产生新的对话的能力。其结构性扩散度越深,该信息越有可能得到全网络范围的传播;相反,传播深度较浅则说明该信息只能在某一局部网络(往往是同质性小圈子)里传播。

李晓明老师演讲的主题“当计算机科学遇上经济学”,李老师讲到了“计算机应用”和“应用计算机”的差别。在我看到这两个名词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很好的将两个区分开来,李老师简明扼要的讲到计算机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人关心的事情,应用计算机则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关心的事情。李老师接着说道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关心的事情到底该有哪些不同呢?当然这时我同样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李老师说道其实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作为工具用于其他学科的应用,以更好地让其他学科的成果应用于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而且还可与其他学科互动,引入全新的问题,对老问题提出新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即计算+社会学科:一片蓝海。之后讲到应用分析与决策在将来发展空间。

李老师讲到几个例子,第一个社会关系的例子,在不同的关系组合中,用三角稳定性的原理去判断某两个人的关系更可能好还是差。第二个投票选优的例子得出的结论:每一个局部都正确不一定全局就正确。第三个例子是匹配市场中的计算,首先是在4*4矩阵中,选出4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使其和最大。现场有的同学很快的说出了正确答案。当出现6*6矩阵是没有人很快的说出答案。通过这两个计算,李老师通过卖方价格和买方估值的角度去举例子,达到总结出方法的效果,通过方法计算出6*6矩阵中6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得到的和最大。

在整个报告过程中,老师们的语言精辟利索,逻辑思维谨密,思维灵活敏捷,善于挖掘创新事物,我觉得这是一场对人思维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学术报告

姓名:毛雨欣 专业:计算机技术 年级:2016 

今日,ccf走进高校活动在我校展开,并且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伦副教授给同学以及老师演讲。非常有幸能见到两位老师,李老师有着丰富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并且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让我非常崇拜,张老师年轻有为,并且在很多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也让人十分敬佩。下面,对李晓明老师的报告有以下三点感想:

1. 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作为工具应用于其他学科,也可以会生以更好地让其他学科的成果应用于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扩充新的知识,引入全新的问题,对老问题提出新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科学更注重的是理论研究、规律和运筹等,侧重于计算机技术基础来解决问题,其可计算性、算法理论和数据结构等都是现在人们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非常普及,更容易走向更多的领域,所学知识是未来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专业知识。

2. 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在报告中,李老师特别指出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并且介绍了今年来北京大学新开设的两门课程,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和社会与市场中的计算问题选讲。都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在未来发挥作用的人才,而学生则学习是过去形成的知识,思考的当多为现在和未来的问题。所以,就如李老师所说,计算加社会学科就等于一片蓝海。

3. 从匹配问题看不同学科的关切。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学科进行了分析,例如,在经济学中,什么选择机制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在社会学中,“最好”的含义是什么,在政府问题中,如何保证机制的实施,在数学问题中,所提出的机制的目标是否最优,计算机科学问题中,机制过程能否完成,代价多少。在匹配市场的问题中,市场是高效的:通过调整价格,得到具有完美匹配的偏好卖家图,实现市场清仓。而且,用经济学的术语,得到的结果是社会最优的。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性人、价格、供需关系、物以稀为贵、均衡、社会最优,在这中间,也隐含着一个计算问题的高效解决。市场机制扮演了一个问题的高效求解器的角色。

在对张伦老师的报告中,有一下两点感想:

社会科学的认识。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社会科学与计算机学科相结合。188体育投注:社会研究的科学地位有一个中心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有意义、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与选择,会削弱涉及普遍科学法则的解释之基础到达什么程度。除了科学法则为基础的解释是否有效的问题外,还有对于社会行为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伦理态度才合宜的问题。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学到了计算机专业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更加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