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质生产力——CCF计算艺术分会年度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2024年8月17-18日,CCF计算艺术分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苏州CCF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CCF秘书长唐卫清出席会议,CCF计算艺术分会主任、常委、执委及候选执委60余人参会,共同就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会议开始由CCF计算艺术分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主任李小兵教授致辞。他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分会自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未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前景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创新与使命的重要性。
CCF计算艺术分会主任李小兵主持会议
会议上半场由CCF计算艺术分会的专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报告。北京大学教授、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吴玺宏深入探讨了“音乐人工智能的角色和作用”,报告以“语音合成、歌声合成、作品展示”为切入点,向参会者提出了“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什么”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接下来分别从音乐教育(声乐与器乐)、音乐活动(声场感知与生成)等方面阐述了音乐人工智能在人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吴玺宏作主题报告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教授以“音乐与计算的艺术”为题,从音乐史的脉络出发,经过巴洛克时期的《BACH动机》,来到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音乐骰子游戏》,再到20世纪约翰·凯奇的《变之音乐》,最后抵达梅西安的整体序列风格,为大家揭示出音乐创作中所蕴含的计算之美,并且介绍了音乐科技这一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于阳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董未名讨论的议题为“当AI拿起画笔”,分别从艺术创作中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如何偷艺大师,以及AI创作与人类艺术家的关系这几个角度,为大家举例论证了在AI技术赋能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和市场价值。
董未名作主题报告
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小墨报告的题目为“计算艺术领域的技术栈问题”,分别从计算与艺术两个维度进行一系列阐述,并且展示了多部交互作品,介绍了作品的设计方案以及主题立意,揭示了计算的艺术性存在规律。
白小墨作主题报告
会议下半场,首先由CCF自然语言处理专委秘书长、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昊奋为大家分享“CCF自然语言处理专委经验”。他首先回顾了NLPCC大会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活动开展的经验,并且呼吁大家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未来趋势。随后,CCF计算艺术分会副秘书长栾家进行了分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