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长春成功举办“吉林省计算机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会”
2025年6月8日上午,吉林省计算机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会在长春大学举行。本次聚焦吉林省计算机行业发展、学科建设、区域创新等实际,搭建高水平计算机学术交流平台,以科技创新服务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次活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长春分部、吉林省计算机学会、长春大学承办,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海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图1:车翔玖致辞
会议由CCF长春分部秘书长赵剑主持,CCF长春分部主席车翔玖在开幕式上致辞。CCF长春分部副主席孙晓海、吉林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田地、YOCSEF长春主席张昕 、 CCF长春分部执委李东兵、吉林工商学院党杨、长春理工大学李华、吉林动画学院温来祥、北华大学李来春、吉林财经大学马心陶、长春大学安天博、长春汽车职业大学陈斌、YOCSEF长春副主席王福德、CCF长春分部委员金弘徐、单国儒等出席会议。
图1:赵剑秘书长主持会议
会议第一部分是青年学者报告环节,共邀请四位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
(一)吉林大学岳恒山--《面向AI加速器的软硬件协同近似容错策略研究》
岳博士分享了团队提出的一种软硬件协同的近似容错设计思路,充分挖掘AI模型的故障容忍特性与加速器执行模式的规律,构建两类高效容错技术:选择性容错与不精确容错。前者通过错误敏感性评估,仅对关键计算路径执行冗余校验,避免过度保护;后者则利用网络冗余性与计算相似性,构建组内轻量级的校验机制。整体策略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兼顾执行效率与硬件成本,为AI加速器在关键场景下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二)长春理工大学闫飞--《量子图像处理及应用》
闫教授系统地介绍量子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团队在该方向的研究最新进展,包括量子图像的表示方法、操作技术和应用领域。率与硬件成本,为AI加速器在关键场景下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三)长春工业大学温博阁--《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
温博士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对空间数据图像的识别和对时空数据动作的识别技术,融合工业一线生产制造经验,设计满足工业现场需求的轻量化网络结构,可以搭载在边缘端并对产品生产状态、零件安装方位、装配安装动作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生产工艺进行识别。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保存的大量无标签数据,通过基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方法,分析满足某项生产工艺要求的数据分布。介绍了团队开发通用易于迁移学习双臂协同机械臂方案,提高相关企业的制造效率。
(四)长春大学杨宇恒--《基于骨骼点序列的三维人体动作识别》
杨博士围绕基于骨骼点序列的三维人体动作识别展开分享主题,系统介绍多种动作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刚体运动学的结构建模方法、基于双曲空间嵌入的非欧建模方法、基于高斯分布的特征优化机制,以及面向时空信息增强的识别策略等。相关工作重点关注人体结构先验、非线性依赖关系及时空动态特征的有效建模,旨在构建更具表达能力与泛化能力的识别框架。
图3:专家报告
第二个环节是讨论环节,与会青年学者和专家就青年人才个人研究方向选择,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问答和讨论。
通过举办计算机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会,搭建一个省内计算机领域青年科学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创新,推动吉林省计算机学科发展与技术应用的前沿探索,培养和凝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吉林省计算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图4:会议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