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合肥庐州论坛-乡村振兴研讨会活动预告

阅读量:4 2025-07-08 收藏本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Hefei Branch

CCF合肥会员活动中心

2025711(星期下午15:00举行

CCF合肥庐州论坛:乡村振兴研讨会

地点:安徽农业大学工程科技楼675会议室

执行主席:  CCF合肥执委

张友华  CCF合肥委员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承办单位:CCF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安徽斯百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安徽产业网

乡村振兴研讨会

一、活动内容

1.报到

2.领导致辞

3.报告奶牛智慧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宋怀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4.报告:果园管理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思考

赵艳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5.交流讨论

6.合影留念

二、活动介绍

当前,我国正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做智慧养殖、智慧种植相关学术报告,并围绕安徽省养殖业、种植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其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对话交流,为构建江淮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三、报告嘉宾

宋怀波

宋怀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农业信息感知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精准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学科团队负责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数字乡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陕西农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科创中国”农业工程科技服务团高级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理事,陕西省图形图像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理事、农业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专委会会员。主要从事农情信息获取及识别、高通量表型快速获取技术、大型畜禽健康行为智能识别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项目子课题。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大数据学报、中国牛业科学杂志编委,东北农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griculture副主编,在Biosystems Engineering,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等期刊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100余篇,入选Elsevier 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赵艳茹

赵艳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陕西丰禾未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首席,研究方向: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果园精准管理及田间装备智能化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项目、企业课题等,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现场赛优胜奖,第三届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四、执行主席

饶元

饶元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省重点人才计划。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博士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数字乡村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农业分会执行委员、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主任、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大数据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农业智能传感器、智能农业信息技术等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多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0余项。研发/研制接触式植物光合生理监测仪与激光诱导植物叶绿素荧光遥测仪等多套作物本体/生境检测装备、作物生长信息获取与智能解析系统,多项成果入选省部级农业主推技术2项、农业农村部农业“火花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等科技奖励6项。

张友华 

张友华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主任、安徽省数字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签约专家、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技术创新型)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农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智能节水综合试验站站长。曾任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省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现成果转化7项。是安徽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平台、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信息服务平台、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块链溯源平台、安徽省种子物联网平台的构建者。

、参加方式

1、参加方式:会员免费。

2、扫码报名

扫码报名


3、活动地址:安徽农业大学工程科技楼675会议室

4、扫码加入CCF

扫码加入CCF

5、联系人:唐方琴

电话:18325601802,邮箱:tangfangqin@spiderltd.com

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是由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1月正式批准成立,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主任为饶元教授。

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立足于我国农业传感器的重大需求,瞄准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新型传感机理、核心敏感材料以及工程化等方面的短板,开展农业传感器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以“新型传感器机理研究-传感器关键技术突破-传感器工艺化与产业化”为主线的研究格局。实验室致力于新型传感器研发,研制高灵敏、低成本、可量产的传感器件,突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部分新型传感器性能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实验室设置四个专业型研究室-传感器新型敏感材料研究室、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研究室、农业环境传感器研究室、农业传感器工艺与标准研究室。以农业精准化为目标,围绕种植环境传感器、养殖环境传感器、农业源碳排放传感器、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传感器进行攻关,积极推进农业传感器生产、测试、应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促进农业传感器的全面应用。核心功能单元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促进我国农业传感技术的全面进步,为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精准智能高效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头技术支撑。

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于2017年8月由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实验室由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实验室重点开展基于北斗的农田数据监测和适用于农田的终端设备研究、基于北斗的农业生产与管理等应用系统研发、建立基于北斗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调度和大数据服务,构建安徽省天空地一体化农业智能化生产管理服务体系为目标。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张友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