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CF-华为创新研究计划-系统软件专项 评选结果发布
日前,2021年度CCF-华为创新研究计划-系统软件专项评审结果确认,现予发布。
本专项于7月15日发布后,在相关领域引起广大反响,截止8月15日,共收到来自20余所高校与研究所的有效项目申请28项。
8月15-28日,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组织对项目申请进行函评。每项申请均由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中CCF系统软件专委专家与华为专家进行评审(同单位申请采取规避原则),分别从申请项目的意义、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申请者及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华为需求的匹配程度(鼓励基于中国自有开源系统,特别是openEuler/OpenHarmony或国内已有开源项目如BishengJDK/iSulad/StratoVirt等进行研究)等维度进行了评审,形成了初评意见。
8月31日,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对经过初评的项目申请进行了线上会议评审,学术与产业主审专家分别对项目评审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对于有需要澄清的申请书均已与相应申请人进行了沟通和确认,以保证评审专家对申请书的理解无异议。在所有专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以全员表决的方式进行最终立项项目的确定。会议由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CCF系统软件专委副主任王林章教授主持,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全员出席了评审会议,本次评审过程由CCF系统软件专委秘书长卜磊教授和华为合作经理刘晓莉进行评审意见记录和整理,所有信息备案可查。
专项技术管理委员会最终确定本年度支持A类项目10项、B类项目3项。A类项目主要面向前沿技术探索,其成果瞄准发表在高水平学术会议上。B类项目主要根据申请者及团队已有学术成果,开发原型工具,实际落地到系统(包含开源系统)中。
按照计划,本年度资助的项目将于2021年10月在CNCC上举行项目授予仪式,2021年11月在ChinaSoft会议上开题,2022年4月进行中期审视,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结题。
特别说明,本年度入选的项目将自动获得华为基础软件开放实验室的工作机会,老师可带领团队通过与华为工程师和专家的近距离沟通和工作来进一步发现和落地新技术。
序号 | 领域 | 类型 | 题目 | 申请人 | 单位 |
1 | 操作系统 | 探索-A | 面向持久性内存的文件系统元数据性能优化技术研究 | 蔡淼 | 河海大学 |
2 | 操作系统 | 探索-A | 高可靠大容量内存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沈志荣 | 厦门大学 |
3 | 操作系统 | 探索-A | 干扰模型驱动的容器资源预留及高效编排技术研究 | 叶可江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4 | 操作系统 | 探索-A | 面向Serverless的轻量化高安全虚拟化技术评测与研究 | 赵来平 | 天津大学 |
5 | 操作系统 | 系统-B | 面向高速NVMe存储器的blkmq层优化和中断聚合研究 | 张一鸣 | 厦门大学 |
6 | 操作系统 | 系统-B | 基于SFI内核扩展的全用户态存储协议栈开发框架 | 周喆 | 复旦大学 |
7 | 系统软件安全技术 | 探索-A | 分布式系统权限检查缺失漏洞检测方法研究 | 陆杰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8 | 系统软件安全技术 | 探索-A | 基于不一致性的鸿蒙操作系统安全缺陷预测研究 | 王豫 | 南京大学 |
9 | 系统软件安全技术 | 探索-A | 基于神经网络水印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 张颖君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10 |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 | 探索-A | 支持代码深度学习的程序中间码MingIR的设计与应用 | 陈雨亭 | 上海交通大学 |
11 |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 | 探索-A | 面向真实代码的编译器测试方法研究 | 钟浩 | 上海交通大学 |
12 |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 | 探索-A | GPU程序反馈式编译优化研究 | 左志强 | 南京大学 |
13 |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 | 系统-B | ENRE-可扩展代码依赖抽取开源框架 | 晋武侠 | 西安交通大学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