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锦益:脑机接口赋能智慧医疗:前沿与挑战 | CNCC专家谈
在即将于今年10月26-28日在沈阳举办的CNCC2023期间,在130个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个热门专业领域的技术论坛上,包括国际知名学者、两院院士、产学研各界代表在内的700余位报告嘉宾将着力探讨计算技术与未来宏观发展趋势,为参会者提供深度的学术和产业交流机会,当中不乏在各领域深具影响力的重磅学者专家亲自担纲论坛主席。
本专题力邀CNCC2023技术论坛主席亲自撰稿,分享真知灼见,带你提前走进CNCC,领略独特专业魅力!
本期特别嘉宾:
龙锦益 CCF YOCSEF广州AC主席,暨南大学教授、博导
作者:CNCC2023【脑机接口赋能智慧医疗:前沿与挑战】技术论坛主席:龙锦益
脑机接口赋能智慧医疗:前沿与挑战
从科幻到现实
用户将脑中想象的“笔迹”转为屏幕文本;人类通过思维就能操控机器人的移动,进行物体抓取,甚至远程探索陌生环境;瘫痪患者仅凭思维就能控制电动轮椅、假肢、计算机界面等。这些过去只存在科幻文学中的设想,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实,而这背后涉及的就是脑科学问题。脑科学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是人类理解自然和理解人类本身的待深入探索领域。其中,脑机接口是有效探索手段之一。
什么是脑机接口技术?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跨越生物本身的大脑信息传输通路,实现人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交互的通信系统。它可以让人类不依赖于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正常输出通路,而是通过意念来控制外部设备,从而实现更自然、更高效、更智能的人机交互。脑机接口技术根据信号采集方式主要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种类型。图1展示了脑机接口设备的工作流程。
图 1 脑机接口设备工作流程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前沿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交互,跨越常规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因此在医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图2)。主要的应用领域有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精神疾病诊疗、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诊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