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 (CCGEC2025)
大会介绍
为加快计算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经验交流,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25日在河南开封举行2025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CCGEC2025)。本次大会主题为“推进分类发展,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围绕智能化时代研究生分类培养展开讨论,设置工程硕博士培养、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多个分论坛。本次大会邀请了多位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研讨,分论坛还邀请了最新一轮获批计算机类博士学位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的一线专家交流申报经验。此外,大会开幕式期间,大会主席将解读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CCF推荐教材、出版资助计划政策,诚邀有兴趣申报的老师参会。
会议日程和注册信息,请关注官网:
https://conf.ccf.org.cn/ccgec2025。
扫码进入官网:
一、会议主题
推进分类发展,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承办单位:CCF教育专业委员会、河南大学
二、组织单位
1.大会主席
主 席:张 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宗礼(北京工业大学)
副主席:何炎祥(武汉大学)、王志英(国防科技大学)、魏晓辉(吉林大学)、毛新军(国防科技大学)、秦磊华(华中科技大学)
2.组织委员会
主 席:韩道军(河南大学),谭火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主席:王 茜(重庆大学),左宪禹(河南大学)
委 员:李铁柱(河南大学)、郑莉(清华大学)、李陶深(广西大学)、陈微(国防科技大学)、洪文兴(厦门大学)、张睿(吉林大学)
3.程序委员会
主 席:刘宏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主席:葛强(河南大学)、李茂青(厦门大学)、王芳(《计算机教育》)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向群(北京大学)、何 丽(《软件导刊》)、胡学钢(合肥工业大学)、黄岚(吉林大学)、李轩涯(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鹿泽光(中科国鼎数据科学研究院)、马宇翔(河南大学)、施晓秋(温州大学)、温莉芳(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俞勇(上海交通大学)、张宏莉(哈尔滨工业大学)、张瑞庆(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郑州(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文摘》)、欧中洪(北京邮电大学)、吴黎兵(武汉大学)
四、会议日期及地点
会议日期:2025年5月23—25日
地点:河南省开封市中州国际饭店
五、会议议程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2025-05-23 | ||
14:00-20:00 | 注册 | |
2025-05-24 | ||
08:30-08:45 | 大会开幕式: (1)承办方领导致辞 (2)专委领导致辞 (3)CCF推荐教材、出版资助计划政策解读 | 谭火彬 |
08:45-09:00 | 照相 | |
09:00-9:40 | 大会报告一: 求源·熵减·思辨——面向素质教育的“方班研讨厅”教学方法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教授 | 何炎祥 |
09:40-10:20 | 大会报告二: 数智时代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 | |
10:20-10:40 | 茶歇 | |
10:40-11:20 | 大会报告三: 推进分类发展,构建“四梁八柱”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理工大学 王战军教授 | 刘宏伟 |
11:20-12:00 | 大会报告四: 三化融合数智赋能——河南大学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河南大学韩道军教授 | |
12:00-14:00 | 午餐、午休 | |
14:00-17:30 | 分论坛一: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博士培养 | 刘宏伟?、吴艳霞 |
14:00-17:30 | 分论坛二:学位点建设与评估 | 程大钊、王恩 |
14:00-17:30 | 分论坛三:研究生教学成果交流与推广 | 秦磊华、黄岚 |
14:00-17:30 | 分论坛四:最佳论文交流 | 左宪禹、谭火彬 |
18:30-20:00 | 晚宴 |
分论坛一: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博士培养
主持人:刘宏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吴艳霞(哈尔滨工程大学) | |
时间 | 内容 |
14:00-14:30 | 报告1:以开源鸿蒙为纽带的校企深度融合操作系统人才培养 报告人:陈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
14:30-15:00 | 报告2:多视角下的校企深度合作途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廖勇(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
15:00-15:30 | 报告3:多主体协同、全过程融合,计算机类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报告人:吴共庆(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 |
15:30-15:50 | 茶歇 |
15:50-16:20 | 报告4:行业特色型高校“计算机+”工程硕博士培养实践与探讨 报告人:吴艳霞(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6:20-16:50 | 报告5:面向大型工业软件领域的工程硕博研究生培养实践 报告人:武君胜(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
分论坛二:学位点建设与评估
主持人:程大钊(武汉大学)、王恩(吉林大学) | |
时间 | 内容 |
14:00-14:30 | 报告1:软件工程学位点建设与评估方法 报告人:彭智勇(武汉大学教授) |
14:30-15:00 | 报告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位点建设工作 报告人:梁晓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
15:00-15:30 | 报告3:学位点评估的思考与实践 报告人:陈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 |
15:30-15:50 | 茶歇 |
15:50-16:20 | 报告4:电力行业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 报告人:鲁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 |
16:20-16:50 | 报告5:培育石油工业软件研发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软件工程一级博士点建设、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陈程立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
分论坛三:研究生教学成果交流与推广
主持人:秦磊华(华中科技大学)、黄岚(吉林大学) | |
时间 | 内容 |
14:00-14:30 | 报告1:新时代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难点和对策 报告人:张宏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兼计算学部副主任) |
14:30-15:00 | 报告2:聚焦急需智联东西——“四化一体”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魏建国(天津大学教授,智能与计算学部党委书记) |
15:00-15:30 | 报告3:计算思维赋能的“一贯穿、两融合、三平台”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报告人:刘倩(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
16:00-16:20 | 茶歇 |
15:30-16:00 | 报告4:《具有深厚网络背景的特色化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成果分享 报告人:邝坚(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
16:20-16:50 | 报告5:新时代“一体两翼”计算机系统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李瑞轩(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
分论坛四:最佳论文交流
主持人:左宪禹(河南大学)、谭火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时间 | 内容 |
14:00-14:15 | 报告1: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报告人:杜莹(河南大学副教授) |
14:15-14:30 | 报告2:着眼“赋能”的研究生大数据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报告人:高原(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教务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