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F | 如何提高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的影响力?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影响力,为实现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也期望可以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赋能和支持。
2023 CCF青年精英大会(YEF2023)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温州市鹿城区召开。YEF2023围绕“科技突围布局”的规划,以“突围”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来自高校、科研单位、大型IT企业的著名专家作高水平的学术、技术报告。大会共安排9个特邀报告、6个思想秀报告、2场大会论坛、1场大学生学术秀、1场技术公益黑客马拉松路演和20场专题论坛。计算机相关的学术、技术、产业、媒体、社会组织中的青年人才,将汇聚温州,参与本次中国计算机界一年一度的青年精英大会。
论坛简介:
自YEF 2021上成立了YOCSEF Lady女性组织“一方/IF沙龙”,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场188体育投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论坛,分别讨论了科技女性如何在角色丛中绽放和科技女性的成长路径。YEF 2023 上,YOCSEF Lady“一方/IF沙龙”将以女性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为切入点举办本次论坛。
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比如,在IEEE、ACM、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国际科学理事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亚洲生物技术联合会等学术组织内都有中国学者的身影,有的还担任重要职务。然而,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影响力相对较低,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植物表观遗传学家曹晓风老师曾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国际组织任职占比低、女性两院院士和杰青占比低。这反映出了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影响力相对较低的现状,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影响力,为实现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也期望可以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赋能和支持。
思辨点:
1. 什么因素导致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发声较少?(为什么)
2. 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具有影响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都具备哪些素质?(是什么)
3. 提高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怎么办)
执行主席:
YOCSEF 深圳 李睿
YOCSEF 西安 牛瑞
线上主席:
YOCSEF 深圳 漆舒汉
论坛议程
如何提高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的影响力? | |||
时间 | 议程 | 发言嘉宾 | |
13:30- 13:35 | 背景介绍(5′) 主持人:李睿、牛瑞 | ||
13:35- 13:50 | 引导发言 |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15′) | 张敏 清华大学 |
13:50- 14:05 | 《“她”力量》(15′) | 张凌燕 中南大学 | |
14:05- 14:20 | 《女性科研人员在国际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5′) | 金一 北京交通大学 | |
14:20- 14:30 | 特邀嘉宾发言 | 包云岗,中科院计算所(5′) | |
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5′) | |||
14:30- 15:15 | 思辨环节 | 思辨点一:什么因素导致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发声较少? (45′) | |
15:15- 16:00 | 思辨点二: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具有影响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都具备哪些素质? (45′) | ||
16:00- 16:45 | 思辨点三:提高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组织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45′) | ||
16:45- 17:10 | “一方”沙龙轮值交接仪式 新一年工作计划(25′) | ||
17:10- 17:30 | 总结、致谢、合影(20′) |
嘉宾信息
张敏
张敏, CCF高级会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个性化推荐、信息检索、用户建模与分析。顶级国际期刊ACM TOIS的首位华人主编。曾任SIGIR执行委员会委员。在顶级国际会议与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日本大川人才基金,IBM Global Faculty Award,中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北京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长期与国内外多个企业进行多项科研合作。
张凌燕
张凌燕,博士,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先后在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与台湾交通大学AI研究中心进行访学和博士后研究。担任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国际期刊/会议IEEE TCSVC、IEEE SERVICES、IEEE SAGC、IEEE Satellite、IEEE DataCom、CBPM等的PC member、Congress Advisory Program Chair、Publicity Chair与Publication Chair。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服务计算、人工智能、多模态数据感知与融合等。
金一
金一,CCF高级会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交通视频语义理解、视频行为分析、人脸防伪及面部识别、行人再识别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IEEE/ACM汇刊等领域重要期刊和CCF A类会议CVPR,AAAI,ICCV,IJCAI,ACM MM等。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客座编委,CCF A类会议AAAI高级程序委员会成员、ACM MM、IJCAI、ICCV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委员。CCF YOCSEF候任学术秘书,多媒体专委会执委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获IEEE Computer Society年度最佳论文奖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优秀奖等奖励。
包云岗
包云岗,CCF高级会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RISC-V国际基金会理事、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开源芯片实践,成为开源处理器芯片方向国际上主要科研团队之一。香山开源芯片项目及敏捷设计方法入选2022年度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全球12项IEEE MICRO Top Picks成果之一,得到腾讯、奕斯伟、算能、英特尔等国内外企业支持。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包括ASPLOS、CACM、HPCA、ISCA、MICRO等国内外一流学术会议与期刊。曾获“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王尚广
王尚广,CCF杰出会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算星座总负责人、北邮一号卫星总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卫星计算、服务计算、边缘计算与智能、5G/6G核心网、卫星操作系统等,目前担任IEEE TCSVC主席、IEEE TCCLD副主席。
董媛香
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太原AC主席(2021-202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2020-2024)。毕业于重庆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做博士后。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获得青年优秀人才称号。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2项,以及多项省级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隆云滔
CCF高级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CCF YOCSEF总部AC委员, CCF开源发展委员会首届执行委员,CCF女工委委员。研究聚焦数字经济、开源创新战略与系统科学理论方法研究,服务国家经济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战略决策需要。
执行主席信息
李睿
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 深圳AC委员,CCF开源发展委员会首届执委,CCF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CCF高性能专委会委员,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CCF传播工委主任助理,CCF女工委委员,鹏城实验室副研究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后备级),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曾任教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牛瑞
CCF高级会员,北京超算西安分中心总经理。CCF YOCSEF 西安AC主席(2022-2023),CCF西安副主席,CCF女工委委员。多年来从事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云服务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发展与推广工作。
线上主席信息
漆舒汉
漆舒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学者,CCF专业会员,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腾讯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机器博弈、多媒体信息处理。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ICME,TMM等国际一流会议和期刊,任多个著名国际会议及期刊的委员及评委,其中包括IEEE TMM,IEEE TNNLS,IEEE TKDE,IJCAI等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2项,中央军委重点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