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邀请这位“大龄”连续创业者来参与演讲?| 涛思@CNCC
2021年10月28-3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的中国计算机大会2021(CNCC2021)将在深圳举办,本次大会邀请到涛思数据创始人陶建辉出席并参与演讲,他将带来《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据底层技术革命》的话题分享,从自身的创业经验出发,解读新兴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时序数据库的落地实践。
涛思数据创始人陶建辉
作为一个53岁依然还奋斗在研发一线的技术老兵,陶建辉有哪些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在事业上升期放弃美国的高薪转而回国创业?又是什么支撑他始终走在创业前沿并总是能够发现市场机遇?为什么在可以退居二线的年纪却再次选择进入物联网大数据赛道参与“角逐赛”?
少年的热爱与中年的“叛逆”
1984年,邓小平一句“电脑要从娃娃抓起”,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的序幕,同时,也为正在读高一的陶建辉隐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凭借着就读学校长沙县一中经团中央赠送的6台Laser310,陶建辉学会了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成为湖南第一批写程序的中学生,也与编程就此结下了近40年的缘分。
高中毕业后,他成功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本科,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心钱学森留下的事业,天天就在倒腾计算机”。彼时他刚刚学完8031/8035汇编语言编程,就开始踌躇满志开发浮点数运算子程序库和傅里叶变换,与此同时,还为实验室重新开发了LB膜全自动天平,从设计电路板到采购元器件再到写控制、数据处理和显示程序,花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开发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为止,科大仍然还在使用这台设备,开机后屏幕显示它的版本定格在92年2月,还有它的创造者陶建辉名字的拼音。
倏忽几十年光阴,尽管陶建辉早已毕业,但是这台机器却代替他见证着科大几代学子的光阴变幻。
大学毕业后的陶建辉开始了赴美留学的旅程,学业结束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所热爱的“写程序”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摩托罗拉手机部门软件工程师。拿着高达6万美金的年薪,在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成功购置了人生的第一栋房子,实现了“美国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既然已经成功在美国立住脚,可能就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过安逸生活。但是陶建辉却不走平常路,他不顾家人们的反对,带着自己的中年“叛逆”果断开启了人生下半场的“折腾”时光。
创业维艰,不服输的“猎手”始终在路上
2000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互联网法规出台,作为国内的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被立下“规矩”,标志着PC端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种子也在悄然萌芽。
重回摩托罗拉的陶建辉每天在想的都是要如何打发工作日的八个小时,太过于轻松的上班被他描述为“几乎是坐牢的感觉”。每天的娱乐项目就是早早下班去打高尔夫球,用他的话说,“感觉自己已经快成为一个专业的高尔夫球手了”。
2008年,沉寂已久的陶建辉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回国去闯荡一番,因为他觉得“国内移动互联网一定会起来,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他辞别家人只身来到北京,在国内的广阔天地间开始了新的“折腾”。
和众多创业者一样,初次进入创业赛道的陶建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做一个名为“和信”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推送引擎,类似于后来兴起的微信,但陶建辉并没有马化腾的幸运,仅仅发展了两年,他的公司就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因为欠缴房租以至于连办公室都被人封了,“十几个员工离职了一半人”。
但陶建辉一直保持着作为一个创业者应有的美好品质——诚信和乐观,他并没有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当中,而是收拾心情开始四处借钱,先把房租交了,然后又把员工的薪资一一发放。
尽管他仍然认为自己一手打造的“和信”一定有市场,移动互联网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但美好的期许并不能打败骨感的现实。距离这次事件时隔7个月后,冷静的陶建辉便将和信卖给了前来收购的联发科。
第一次创业尝试并不算圆满,很快,陶建辉便在母婴市场中再次发现“商机”。
2013年他开始创办专注母婴智能硬件的快乐妈咪,造出的第一款产品是胎心监测——通过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实现用智能手机测算胎儿心跳。
原本以为这个产品的实现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果刚起航没多久就遇到了问题,研发计算出的心率不准。合作厂商告诉陶建辉,“全中国只有5个人知道胎心的正确算法,很有技术挑战”,让他“快找清华的老师来帮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