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 | 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范式——信息安全视角与控制理论视角的碰撞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30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6日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范式——信息安全视角与控制理论视角的碰撞】技术论坛。
本论坛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综合考虑信息系统离散特征和物理系统连续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范式,如何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耦合带来的复杂性与不一致性问题,如何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信息与通信网络安全、电力网络与设备安全、动态系统稳定运行安全的综合安全问题。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
新型电力系统是关乎民生工程、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攻击事件频发,其面临的信息物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攻击和物理攻击交叉影响、相互渗透,传统的信息空间异常检测技术和物理空间冗余保护技术均难以应对跨越信息物理空间的新型攻击威胁。因此,本论坛将探讨如下问题:(1) 如何构建考虑信息系统离散特征和物理系统连续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范式?(2) 如何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耦合带来的复杂性与不一致性问题?(3) 如何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信息与通信网络安全、电力网络与设备安全、动态系统稳定运行安全的综合评估问题?

论坛安排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高安全工业无线网络拓扑重构与韧性增强方法 | 曾鹏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
2 | 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分析与控制 | 杜雄 | 重庆大学 |
3 | 新型电力系统内生安全技术研究与探索 | 张涛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4 | 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思考 | 苏扬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5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资产分类分级研究 | 杨兴城 |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Panel嘉宾 | 张涛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
苏扬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曾鹏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 ||
杜雄 | 重庆大学 | ||
杨兴城 |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嘉宾 | 邓瑞龙 | 浙江大学 | |
张镇勇 | 贵州大学 |

论坛主席

程鹏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CCF会员,教授,入选2020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兴趣为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资助。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个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一等奖、IEEE通信协会亚太区杰出青年学者等荣誉。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of Network Systems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委会秘书长。
共同主席
马建峰
CCF会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部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历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网络与系统安全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部主任、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安全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带头人,曾挂职贵州大学副校长。

论坛讲者

曾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中国科学院网络化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边缘计算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辽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工业网络、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等科技奖励6项。
高安全工业无线网络拓扑重构与韧性增强方法
介绍了工业控制应用对无线网络高安全需求与挑战,提出了面向复杂外界入侵的系统可靠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安全风险特征分析的网络拓扑重构机制;提出了面向灾后恢复的分布式韧性增强方法,设计了基于区域风险控制的工业物联网自修复算法,分析了未来的应用场景。
杜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研究。获得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二、三等奖各一项。任电源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编委。
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分析与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以及高压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得到大量应用。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多时间尺度、多变量交互等强非线性特征,造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报告从国内外实际工程案例出发,重点就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持续振荡机理、波动工况下的并网适应性、频率耦合宽频阻抗测量、稳定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分析电力电子并网系统稳定运行机理与控制方法。
张涛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电网数字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IEEE 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网络空间安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网电力网络安全防护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力网络安全动态防御科技攻关团队带头人,国网信息通信专业领军人才,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高端智库专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示范工程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获得6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论著多部。
新型电力系统内生安全技术研究与探索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关基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电力系统逐步向云边协同架构演进,面临未知漏洞防护难、未知攻击抵御难等安全风险。本报告,首先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进行总结,指出现有技术基于已知先验知识进行防御,无法解决未知漏洞和未知攻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提出“弹性防御建模—本体内生构造—跨域攻击监测”的电力系统内生安全技术路线,构建融合动态异构冗余拟态理论与信息物理广域控制交互机理的弹性防御模型。最后报告对内生安全技术的应用进行思考和展望。
苏扬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网络安全处经理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南方区域电力安全生产专家,IEEE 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分委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一线专业管理、运行管理、相关技术研究及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成果荣获2020年中国电力科学进步奖一等奖,核心专利获2023年度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入选国资委央企五大网络安全优秀案例、工信部网络安全示范工程。同时,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专项多项,发表SCI/EI检索等论文1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参编网络安全相关国家标准1项,行标团标3项、主编南方电网公司企标13项。
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思考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光给电力系统运行提出新挑战,也给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报告将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网络安全新风险,新变化,并结合南方电网实践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探索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杨兴城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数字化咨询总监
具备丰富的自动化大项目实施管理经验,以及工控安全项目咨询、管理、运作经验,对标准、政策、策略等有较深认识,工作经验15年以上。曾参与多项国家及地区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参与大型央企工控安全体系建设设计工作,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和IOT信息安全领域工作。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计及集成,包括在电力发电侧的工业控制系统DCS、DEH、旋转震动设备安全监测,钢铁行业自动化集成,电力供配电设计及集成。IOT信息安全领域主要包括IT信息安全合规建设、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业云计算技术、工业边缘计算MEC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数据安全等技术领域。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资产分类分级研究
自《国务院188体育投注: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工业互联网作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众多新技术发挥威力的综合“演练场”,涉及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海量的设备接入及数据汇集使得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沉淀了大量资产。由此,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变化,有效识别新增风险隐患,持续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切实维护市场安全运行。

其他嘉宾

邓瑞龙
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镇勇
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培育)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30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