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
2003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高峰论坛
2003年12月13日9:00-16:30
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
主题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今天与明天
特邀主题报告 & 圆桌论坛
程 序
09:00-12:45 特邀主题演讲
执行主席:
孟 丹 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金 海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钱德沛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特邀讲者:陈左宁 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我国高端计算之路与'神威'的探索
特邀讲者:樊建平 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若干趋势与我们的工作
特邀讲者:廖湘科,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特邀讲者:Dr. David Scott,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Technology Director Intel Asia Pacific
报告题目:英特尔架构:推动高性能计算
特邀讲者:Ed Turkel, Manager, Product and Technology Marketing
High Performance Technical Computing Division, Hewlett-Packard Company
报告题目:HP and the Evolution of HPTC
特邀讲者:杜晓黎 博士,联想研究院
报告题目:联想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思路
14:00-16:30 圆桌论坛(限定邀请参加)
论题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论题二:国家继续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意义何在?
论题三:我国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途径和策略
论题四: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论题五:如何突破、掌握核心技术,以创新提高竞争力?
论题六:如何以应用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制?
特别协办: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863“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总体组
协办:
联想集团公司
INTEL(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曙光天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协办媒体:
计算机世界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今天与明天
过去十年,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在研制、产业化以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曙光”、“神威”、“银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曙光”、“联想”、“浪潮”等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大量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进入教育、科研、石油、金融等领域,高性能计算机不再只是少数部门的专有品。
成绩面前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机大国正在加快其前进的步伐,加紧研制千万亿次(PetaFLOPS)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具有高生产率的高性能计算机。在政府与大企业的共同资助、推动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核心部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探索日趋活跃,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反观中国,差距是明显的。国家层面上缺少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介入的层面不高,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去扩大市场份额。高性能计算机和高端服务器的保有量与全部计算机保有量的比值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由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主办,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专项总体组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特别协办此次“2003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高峰论坛”,并有幸邀请到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主要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国际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探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现状与发展战略,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献计献策。
执行主席 孟丹
199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作博士后,1998-1999年在香港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集群与网格计算。近年来主要参加曙光系列超级服务器的研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执行主席 金海
1994年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5至8月在德国Chemnitz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8至2000年在香港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体系结构、集群和网格计算。
执行主席 钱德沛
197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主任、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90余篇。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高性能计算机、元计算、主动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等。
特邀讲者 陈左宁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她长期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参加主持了多台国产高端计算机的研制,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我国高端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参与主持设计了第一个与国际工业标准兼容的国产并行操作系统,对并行操作系统的理论与实现提出了独到见解,所提出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在解决高端计算机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好用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12月至2003年5月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特邀讲者 樊建平
1990年中科院软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开发工作。曙光1号、曙光1000主要研制人员,作为主要人员负责和参与十几项国家863、国家攻关项目,目前从事网格计算机与光互连网格化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荣获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先进个人和863先进个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科学院特等奖(两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任北京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ICYCS国际青年计算机会议组委会主席(95),2003年 HPC As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apan) 程序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与技术报告60多篇。
特邀讲者 廖湘科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共创软件联盟副理事长,《共创软件》杂志常务主编,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机和操作系统方面的科研工作,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国产巨型机和并行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20多篇,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创软件人才奖、慈云桂计算机科技奖。
特邀讲者 David Scott
Dr. David Scott i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Technology Director for Intel in Asia-Pacific responsible for all technical aspects of Intel’s HPC go to market and enabling programs in the region. He joined Intel Scientific Computers in 1985, developing algorithms and math libraries for a sequence of distributed memory message passing computers. David designed DES, a large out of core linear equation solver used to solv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problems, which helped sell 6 or 7 large iPSC/860 and Paragon computers. He led the team that achieved the first teraflop on MPLinpack in 1996 on the ASCI Red machine that was later delivered to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 David received his PhD in Numerical Analysis from UC Berkeley in 1978. He was a research scientist at the Oak Ridge National Lab for 3 years and taught in the Computer Sciences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for four years before joining Intel. While working for Intel, he received his MB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in 1990.
特邀讲者 Ed Turkel
Ed Turkel is responsible for HP's HPTC product strategy and roadmap within the world-wide High Performance Technical Computing Division of Hewlett-Packard, HP's HPTC Division provides technical computing solutions for engineering, life sciences, government/defense, scientific R&D and more, spanning HP's full product set, from small technical systems to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supercomputers in the world. Ed has spent 30 years in technical computing, i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arketing and business roles.
特邀讲者 杜晓黎
博士。现任联想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并行处理、性能测试和优化、高可用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参加了曙光一号、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发,承担并完成了多项863重大课题、国家攻关项目课题工作。2000年进入联想研究院,负责高性能服务器系统研制,组织实施了联想万亿次机群服务器系统、联想慧眼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工程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科学院科技进步2等奖1次、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次,享受政府专家津贴。
协办单位介绍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历史上的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微电子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中科院研究机构;中关村的许多IT企业,诸如联想、曙光,都和计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现在计算所有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并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在上海、苏州和肇庆有战略性技术辐射转移基地,形成了科研、产业一条龙的良好态势。1998年,计算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几年来,计算所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正创新求实地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立科研学术机构。
联想集团公司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过去十几年里,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2000余人,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在2002年9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位列第六;2002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荣登前五,品牌价值达到198.32亿元人民币;2003年1月,在《亚洲货币》第十一届 “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联想获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佳财务管理”等全部评选的第一名。
INTEL(中国)有限公司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公司之一,英特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方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筑模块。英特尔在中国设有英特尔中国实验室, 由4个不同研究领域的实验室组成。如英特尔中国实验室,隶属于英特尔微处理器研究实验室,主要研究面向微处理器和平台架构的相关工作,推动英特尔处理器架构(IA)技术在业界的领导地位。另外还有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英特尔架构开发实验室、英特尔互联网交换架构实验室、英特尔无线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在经过了64年的发展,惠普公司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2003年惠普公司的营业额达到近731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14万名员工,其业务范围分为:企业系统集团、专业与支持服务集团、信息产品集团和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服务能力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T服务、成像和移动计算等市场中位居产业领袖地位。1985年,惠普公司成立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信息化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时至今日,惠普在全国已设立了8大区域总部、220多家服务中心、2家工厂、一个全球软件开发中心。中国惠普的3大目标是:培养一流国际人才;提供全面客户体验;与中国共同成长。
曙光天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6月,是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并拥有高、中、低端全系列服务器及其应用软件产品为主的、专注于服务器行业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有平台办事机构,在全国分布有600多家代理商并于2001年5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公司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强大的技术和人才为后盾,开发推出了三大系列30多种型号的服务器,形成了以曙光天潮系统超级服务器、曙光天阔PC服务器和曙光天演UNIX系列服务器三大系列为主的30余款曙光全系列服务器产品。'曙光'成为国内目前唯一具有全线服务器产品的公司, 已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服务平台,15个授权技术服务及培训中心。
计算机世界
创刊于1980年,由信息产业部情报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资出版,是中国第一份面向计算机与信息产业领域的行业报纸。作为中国IT媒体的开创者,《计算机世界》报秉承国际传媒的出版经验,凭借IDG国际传媒资讯优势,以信息全面、迅捷、准确、权威而成为目前中国IT领域的第一大媒体。创刊以来,该报一直致力于科技与产业、销售与市场、厂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23年的锐意创新,精心锤炼,使它成为国内外厂商推介IT产品,各界用户和读者获取IT信息的首选媒体;每周260版以上的精选信息吸引了每期25万多订户和150多万的高素质读者,读者阅读率居全国专业媒体首位;厂商、经销商的认同使其在中国信息产品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
Email: md@ncic.ac.cn; http://www.yocsef.org.cn; Tel: (010)6258 7952, Fax: 6252 7487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