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 于2006年5月20日(星期六) 9:00-13:00 在北京友谊宾馆瑞宾楼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中国的高水平博士生培养 程 序 8:30 签到 9:00 论坛开始 执行主席:胡事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副主任 YOCSEF学术委员会主席 执行主席:郑雨林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特邀讲者1:孙家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邀讲者2:谭铁牛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研究员、YOCSEF荣誉委员 特邀讲者3:周 明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论题:1 目前中国博士生培养有哪些问题? 2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提高博士生的质量? 参加人员: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博士生、媒体、其他感兴趣者。 费用:CCF会员(凭会员证)及特邀者免费。非会员50元(学生20元),可现场交费 报名热线:Email:ccfad@ict.ac.cn;Tel: (010)6256 2503; Fax:6252 7485 中国的高水平博士生培养 八十年代中,我国开始确立培养博士生制度,培养我国自己的博士。二十余年来,已经培养出了大批的博士,他们在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博士生招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培养出的博士生整体水平不令人满意,甚至有滑坡的趋势。造成博士生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数量多的原因、有信息技术特殊性的原因、有导师水平及素质的原因、有教育制度的原因、也有博士生本身的原因。博士生处于思想最活跃的年龄,应该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国博士生培养现状如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博士生、如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及社会用人单位都在思考的问题。YOCSEF将举行专题论坛就上述问题展开思辩,欢迎参加。 执行主席 胡事民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副秘书长,YOCSEF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教授。1996年获浙江大学计算几何与图形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智能信息处理。在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 Computer Aided Design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担任Computer Aided Design等多个国际刊物编委。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执行主席 郑雨林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产品总监,主管集团产品管理与业务发展部。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获硕士学位。曾任中软总公司应用软件部总经理,赛迪投资公司CTO,并曾在长天及宇博公司领导和组织大型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课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商务中心专家。 特邀讲者 孙家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管理技术与系统以及软件工程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176篇,作为第一作者著书四本。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特邀讲者 谭铁牛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IEEE Fellow;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是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Machine Intelligence、Pattern Recognition等多个国际刊物编委。1996年底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特邀讲者 周 明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主任研究员,哈工大-微软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担任过所有顶尖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专项领域主席,曾先后从事过中-英、英-中、中-日、日-中的机器翻译以及中文自动校对系统的研究,是世界领先的中-日和日-中机器翻译产品J-北京的研制人。在国际重要会议和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80余篇。 会场方位示意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