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
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中报告厅
举行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智能交通
你为每天出行的交通拥堵而头痛吗?你为停车难而烦心吗?……作为未来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智能交通也许会稍解我们的担心和无助。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首次正式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97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启了中国智能交通的研发。历经10年的发展,以“智能交通创造美好生活”为口号的“第14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将于今年10月再次来到北京。
来自国家顶级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将为我们解读未来的交通可以智能到何种程度。
程 序
13:30 签到
14: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贾利民 博士,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
演讲题目:188体育投注:智能交通系统
特邀讲者:王希勤 博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教授
演讲题目:交通流传感器研究
特邀讲者:朱衍波 高工,民航数据通信公司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执行主席:张 莉 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执行主席:赵海燕 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联系方式:Email:ccfad@ict.ac.cn; Tel: (010)6256 2503转16; Fax: 6252 7485
智能交通
特邀讲者 贾利民
博士,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
报告提要:本报告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智能交通系统(ITS)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讨: 从对ITS的重新认识、ITS的基础架构到ITS所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再到中国ITS的发展概况、863计划中ITS相关的研究部署和国家支撑计划中ITS相关工作部署。
特邀讲者 王希勤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1991年获清华大学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
报告摘要:交通流传感器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为现代交通系统提供实时交通流信息。由于交通流成分复杂、场景不同、自然条件各异,交通流传感器开发面临着很多困难。本报告介绍清华大学电子系ITiS实验室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特邀讲者 朱衍波
高工,民航数据通信公司总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起开始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的研究工作,任中国民航GNSS、ADS-B和ATN专家组成员,欧洲GALILEO中欧合作项目民航技术专家组成员,民航数据通信及新航行系统科研基地总工程师,主持和参加了军民航各类重大项目20多项,主持编写了中国民航导航、ADS-B、航空电信网技术政策,地空数据通信使用规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 余篇,联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专利。
报告提要:现有的运行概念和技术手段已不能满足航空运输发展需求并将给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航空器科技、机载设施、空气动力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为发展高科技航空运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报告将介绍空中交通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全球空管一体化概念以及网络化运行理念,指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是以网络为中心,在数字化的通信、导航、监视基础设施支撑下的协同式高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保证未来安全、有效、完善的航空运行和航空运输系统持续发展。
执行主席 张 莉
博士,教授,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CCF高级会员,CCF教育专委会委员。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软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过程工程、企业/软件建模、需求工程等。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预研项目、中美、中欧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应用项目。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博士,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软件工程、需求建模、软件复用和构件技术、程序变换和程序设计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项目。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