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个规律:但凡涉及革命性的新兴产品,自出现起,便自带发展瓶颈,代表着未来出行方式的自由汽车同样如此。智能汽车主要是汽车的中控系统具有半自动化功能,它能够在接受并确认指令以后自主决定如何去执行指令,其能实时联网,接受云系统的指导和支持。然而,伴随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信息开放带来的问题已逐渐显现,尤其是2021年特斯拉车展维权行动,掀开了智能汽车安全隐患的一角,智能汽车发展的瓶颈在哪?
2021年11月21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长春分论坛AC、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创新创业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汽车发展,瓶颈何在?”观点论坛在线上举办(论坛编号:CCF-YO-21-CC-2FT)。
吉林大学教授王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统架构师祁帅、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柏庆文作为报告嘉宾,吉林省公安厅交管局警务技术二级主任李健、吉林大学教授周柚、吉林大学教授李志慧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全国CCF YOCSEF成员以及企业界、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等线上嘉宾共7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由CCF YOCSEF长春副主席、长春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刘铭和CCF YOCSEF长春AC委员、吉林省创新创业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媛媛作为执行主席共同主持。线上执行主席为CCF YOCSEF长春AC委员、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昕。
嘉宾王健博士以“车联网应用和测试技术”为题,从车联网应用技术,和车联网测试技术两方面进行了介绍。王建博士为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学院副院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特聘高级专家,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聘高级专家,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重庆)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北方)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广州)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对车联网技术有深入的了解,通过他的分析,指出了在技术上车联网发展的主要瓶颈来自安全方面。
第二位报告嘉宾祁帅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统架构师,代表东软担任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SAC/TC114/SC34)网联功能与应用工作组、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车路协同工作组专家成员。他的报告题目为“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发展路径探索——赋能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动驾驶破局之路——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网联汽车发展瓶颈——信息安全探索实践、车路协同信息安全发展路径探索——赋能智慧交通运营管理。
第三位报告嘉宾柏庆文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柏庆文作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现况与发展趋势非常了解,他对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关键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思辨讨论环节,议题分别为:
1.特斯拉安全吗?智能电动汽车安全吗?
2.智能汽车的功能安全和车联网信息安全,哪个面临隐患更大?
吉林省公安厅交管局警务技术二级主任李健,阐述了188体育投注:特斯拉和智能电动车的看法:特斯拉从交警系统来看,安全性有待思考。其信息核心不在国内,所有采集的数据都是核心状态数据。从管理来讲,某些办公区域不适宜特斯拉汽车进入。总体来说,特斯拉汽车对信息安全是有影响的。此外,智能汽车对安全性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其相关的数据信息应当设有报备和积累机制。可见其行驶安全相对较高,但法律法规的建设有待深入推进。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柚表达了自己对议题的看法:特斯拉从技术角度来看,具有行业领先性,其安全性较好,但在自主可控方面,还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系统化的思考。从未来看,要从研发开始,构建自主可控体系。总体而言,智能驾驶的未来是更安全的,有前景的。针对安全隐患方面而言,从个体角度来看,安全性是首要的。从车联网的整体方面看来,信息安全值得更多的思考,存在信息安全的需求,隐患也是更大的。
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程超:特斯拉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技术来看,其属于行业标杆产品,各方面安全性表现较好。但从信息安全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自主可控方面的隐患。智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相比燃油车而言,还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