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
于2004年3月27日(星期六)9:00-13:00
在北京翠宫饭店多功能厅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企业如何办研究院?
程 序
08:30 签到
09:00 论坛开始
执行主席:陈宏刚 博士,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执行主席:钱振宇 博士,神州亿品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YOCSEF学术委员会候任副主席
特邀讲者:孙育宁博士,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特邀讲者:刘钦华Intel中国研究中心总监
参与者: 企业研究院相关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士,国立研究院人士,其他有兴趣者
论题:
1、 企业为什么要建研究院?
2、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建研究院?
3、 企业研究院在整个企业IP战略中所发挥的作用
4、 跨国公司的研究院对中国自有高科技发展的利弊
5、 企业研究院的定位、发展和失误
6、 企业如何办好研究院?
免费参加,但需事先申请,组织者确认后参加。
未经确认现场参加需交费50元人民币。
Email: ccfo@ict.ac.cn; Tel: (010)6256 2503, 6256 5533-8596, Fax: 6252 7485
企业如何办研究院?
在中国,一提起建“研究院”,不少人会认为这应该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组建的国立研究院(所)或者依托著名大学建立的科研机构,是为满足国家利益重大科研需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这不尽然,有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并且有更多的企业在跃跃欲试。企业建自己的研究院早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享誉全球的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始建于1925年,它发明了改变我们生活的电话、电视和电脑和CD唱机,更是有着产生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4项专利的辉煌业绩;复印机的发明者施乐(Xerox)公司麾下的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发明的Xerox Alto,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个人设计使用的电脑。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像IBM研究院、英特尔研究院、微软研究院、SUN中国工程研究院、联想研究院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西风东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企业自建研究院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企业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自建研究院?此举究竟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自建研究院究是因为科研的需要还是市场的需要?自建研究院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本次期YOCSEF论坛邀请的嘉宾将和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也许并非唯一的答案。
执行主席 陈宏刚
博士,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他于1982年初和1987年分获兰州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学士及硕士学位。87年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陈博士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五年半。曾在各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多篇。1995年,陈博士加入美国微软,曾任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主任、软件测试经理,参加过微软产品Windows 95, Exchange Server 4.0和4.5, Internet Explorer 4.0和5.0, SQL Server 2000的开发。1998年,陈博士从微软总部回到祖国叁与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先后任微软中国研究院招聘、高校关系、营运经理,高级营运经理、商务及亚太高校关系总经理等。现任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目前,他还是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9所大学客座教授。加入微软前,陈宏刚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州公共设施建设督查员。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执行主席 钱振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和德国不来梅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曾任不来梅大学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相当职位),并获终生教授资格和博士生导师资格,美国硅谷Kestrel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硅谷XDegrees(创业)公司资深安全设计师。现任神州亿品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Web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候任副主席,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理事。
特邀讲者 刘钦华
刘钦华先生自2000年6月起任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联合总监,负责中心的运作。刘先生加入英特尔已逾12年,担任过各种不同的技术和管理职位。在进入ICRC之前,刘先生在IA-64处理器分部担任了三年半的技术市场营销经理,负责支持重要的服务器及平台OEM和ASIC厂商,使他们能够为英特尔安腾和McKinley处理器开发平台和芯片组。在此之前,刘钦华先生任职原奔腾II处理器(Klamath)的电路设计经理,而且还在设计技术部门担任过各种技术性职位。他的技术强项在于VLSI电路设计与建模、电路板高速互连设计与建模。他1988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特邀讲者 孙育宁
博士。联想集团助理总裁兼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1994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获计算机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科院计算所任12研究室主任,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1999年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助理,2000年3月进入联想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至今。担任IEEE Computer Society(北京) 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国际工委副主任﹑YOCSEF荣誉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信息产业部重点标准 “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1995年研制成功的“测试开发系统”获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电子工业部国家“八五”科技公关重大成果奖。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863”重点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在2003年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重大项目“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