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
于2012年1月5日(星期四)14:00-17:30
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
学术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面向科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程 序
13:30 签到
14: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陈 刚 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演讲题目:大数据工程的海量数据处理
特邀讲者:孟小峰 教授,人民大学
演讲题目:大数据管理与数据思维(Big Data and Data Thinking)
特邀讲者:陈熙霖 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所
演讲题目:大数据深度应用的挑战与机遇
16:10 Panel讨论: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特邀讲者:孟小峰,陈刚,刘闯,吴文峻,齐红威
执行主席:袁晓如 博士,北京大学研究员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执行主席:胡春明 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方式:Email:yocsef@ccf.org.cn; Tel: (010)6256 2503转14; Fax: 6252 7485
如参会,请与1月4日前回复下附参会回执至yocsef@ccf.org.cn,以便提供会务。
面向科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科学就是数据,数据就是科学。”一份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在社论中指出,“数据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各种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大型观测设备、各类传感器网络都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提供对客观世界的刻画,另一方面,大规模仿真计算正成为继理论和实验之后,科学研究手段上的第三种方式,超级计算机产生的PB乃至EB量级的数据已经是现实的挑战。社交网络的发展,也提供了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数据采集手段。如何充分提供公开、透明和可供分享的数据,开展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可理解性和可获得性的研究,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次报告会将针对相关研究前沿,邀请国内各领域专家,从不同专业视角,讨论相关的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的理论、手段、方法。在Panel讨论环节,还将邀请科学领域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共同商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合作。
特邀讲者 陈刚
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计算中心主任。1991年开始参加由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大型粒子物理L3实验和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负责数据处理、物理分析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建造。在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负责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究工作。2004年开始在国内建立了高能物理网格计算环境。2008年负责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建立国内的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为多个大规模科学研究项目提供计算平台服务。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高性能存储及网格技术。
报告提要:本报告以面向高能物理等大科学工程的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为例,阐述大科学工程中数据管理与处理的挑战与对策。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是世界上服务质量最好的网格平台之一,为大规模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计算支撑,是大科学工程的数据服务基础。
特邀讲者 孟小峰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CCF理事、副秘书长,CCF YOCSEF荣誉委员,CCF数据库专委会秘书长,《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软件学报》等编委。主持或参加过二十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863项目、973项目,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等奖励,入选“中创软件人才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近期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与移动数据管理。
报告提要:现代科技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爆炸式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对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如此巨量的数据(Big Data),需要考虑给予数据思维(Data Thinking)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所谓数据思维,就是要求我们用数据说话,基于数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这些数据能加以有效利用,那将是我们的“金矿”,科研研究将又多了一种手段。
特邀讲者 陈熙霖
博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CCF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以及多模式人机接口。曾主持过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出版专著1本,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目前是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的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领域编委,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和计算机学报编委。
报告提要: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大数据给很多方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据的增加带来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在这个报告中将讨论大数据对深度应用的影响。
特邀Panel嘉宾 刘闯
博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与发展全球联盟(UN GAID)高级顾问,联合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UN GAID e-SDDC) 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席,国际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CEOS)信息系统与服务工作组(WGISS)用户副主席,亚洲科学理事会(SCA)知识开放环境建设联合计划负责人。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08)。
特邀Panel嘉宾 吴文峻
博士,北航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02年到2006年,博士后师从国际并行计算和网格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印第安那大学Geoffrey Fox教授。2006年到2010年,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在美期间,专注于“数据密集型计算和协同网络平台”领域的研究,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研制的协同软件被全球100多个研究单位所部署和使用。
特邀Panel嘉宾 齐红威
博士。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数据堂共同创始人,CEO。2003-2011年间,NEC中国研究院,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部长,高级研究员。2004年,获中科院自动化所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与获得领域。
执行主席 袁晓如
博士。CCF YOCSEF 2011-2012年度副主席。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育部机器感知与智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2006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从事可视化和图形学的研究。在IEEE Visualization/ InfoVis,IEEE TVCG等重要国际可视化会议以及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获2005年IEEE Visualization会议最佳应用类论文奖。
执行主席 胡春明
博士。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可信网络计算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分布式计算和计算系统虚拟化,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三等奖。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参会回执
姓名 | 单位 | ||
电话 |
会场方位示意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