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领域不断深入,移动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今天该领域的典型特征。
论坛邀请了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Intel亚太研发中心、东华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同济大学的数位专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嵌入式技术作了7个报告,约70位青年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这次活动。论坛活动由YOCSEF上海委员、同济大学
来自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丁志刚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嵌入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进展情况。这是上海市为推动嵌入式技术和产业发展而重点建设的一个项目,主要以信息家电、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和交通电子为应用领域,提供一体化的嵌入式技术服务,达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知识创新的目的。目前在该平台的框架内,已经建立了上海嵌入式系统与软件联盟,以门户网站的形式向嵌入式技术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服务。嵌入式平台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产品研发、技术保障、应用推广和设计与测试几部分,是对上海各高校和嵌入式研发机构的有力支持。Intel亚太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谢周意工程师则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Intel的新一代超便携式设备Ultra Mobile PC(UMPC),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UMPC市场定位处于笔记本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之间,重量比笔记本计算机更轻,功能比手机更强,完全兼容标准台式机软件,可用于交通娱乐等领域。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洪亚博士介绍了以轨道交通系统移动视频监控为目标,采用嵌入式节点和分布式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通过总线进行传输的嵌入式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以及东华大学在该领域的一些相关工作。来自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的薛吉小姐以上海电科所研发的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网络为背景,围绕工业现场总线和网络,报告了嵌入式网络在电力监控方面应用的进展。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董德存教授作了轨道交通电子设备系统安全关键技术的报告,他向与会者介绍了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安全系统的构建和开发框架,并特别鼓励电信学院的同学和青年教师要走出电信的小圈子,投身诸如交通电子等为代表的大应用中去。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的郭其一教授长期从事轨道机车测试系统研制,数十年的工作积累使他在国内这一领域处于前沿地位,他介绍了我国数字化机车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列车车载通信网络技术,强调了车载嵌入式网络系统的特性,令与会者从另外一个角度领悟了车载网络系统的特色。来自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谭成翔教授围绕安全问题,做了嵌入式系统与等级保护的报告,阐述了安全嵌入式系统中的等级保护思想和方法。
整个论坛活动从下午1:30开始,持续了近4个小时,7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了嵌入式技术在工业、交通、个人服务等领域的各类装备中应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它的广阔发展前景,同时还激发了大家投身于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热情。所有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对于此类面向应用的新技术研讨活动,今后在数量上应该增加,参会人员的范围也应进一步扩大。晚上,与会嘉宾与本次论坛活动承办方的代表在同济大学共进晚餐,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进一步得到了加深。(江建慧、徐健、张伟供稿)
附录:报告摘要
特邀讲者:丁志刚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副研究员
演讲题目:上海嵌入式公共服务平台
报告摘要:主要介绍了上海市嵌入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上海市嵌入式公共服务平台是上海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以信息家电、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和车辆电子为切入点,提供一体化的嵌入式技术服务,达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促进知识创新的目的。目前在该平台的框架内,已经建立了上海嵌入式系统与软件联盟,以门户网站的形式向嵌入式技术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服务,并支持通过该站点进行远程测试服务,使用者可远程借助中心各种先进设备方便的进行硬件和软件测试。嵌入式平台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产品研发、技术保障、应用推广和设计与测试几部分。另外,为了支持各上海高校中嵌入式系统爱好者的需求,中心可以免费提供技术和软硬件支持。
特邀讲者:谢周意 Intel亚太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UMD(超便携式设备)以及英特尔在该领域的超低能耗芯片
报告摘要:介绍了Intel的新一代超便携式设备Ultra Mobile PC。UMPC是英特尔在2006年春季IDF会议上发布的计算机产品领域之一,其市场定位处于笔记本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之间,重量比笔记本计算机更轻,功能比手机更高。目前投入生产UMPC之厂商有三星电子、华硕计算机和方正国际,新产品已于CeBIT 2006展出,成为会场焦点。为满足UMPC小体积、多功能需求,Intel开发许多低耗电技术和小型化技术,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将处理器的发热量降低10倍。而微软则针对UMPC调整并提供原本支持平板计算机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操作系统,同时还将针对UMPC不同外观设计和使用触摸面板的用户接口提供改良后的软件群“Touch Pack”。Touch Pac将包括“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Media Player”和采用GSP功能的地图显示软件等产品,确保 Windows XP Tablet 操作系统能与 UMPC 硬件规格搭配使用。
特邀讲者:王洪亚 博士,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演讲题目:嵌入式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
报告摘要: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指出嵌入式系统设备已经在工业控制、轨道交通、医疗设备、智能手机等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并以高尔夫球场维护系统为例,介绍了嵌入式设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及良好的使用效果。东华大学所提出的轨道交通系统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采用嵌入式节点,将分布式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通过总线进行传输,构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监控效果。
特邀讲者:薛 吉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嵌入式设备在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的应用
报告摘要:电力系统监控的发展趋势正由原来的简单数据采集向调度自动化、电力信息应用以及安全稳定监控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嵌入式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和应用前景。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网络中,构筑了以DeviceNet现场总线和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的网络结构,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了Ethernet/IP-DeviceNet网络转换接口,从用CIP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作为高效数据通讯模式,建立了完整的从设备层到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网络。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通讯设备,在现代电力监控系统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邀讲者:董德存 博士,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
演讲题目:轨道交通电子设备系统安全关键技术
报告摘要:主要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技术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交通运输设备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系统所承载的信息量不断扩大,要保证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借用了物流管理中的任务管理链的形式,形成了以车载终端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终端模块的设计采用了ARM+FPGA的方式,用ARM作处理器,FPGA用来设计接口。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终端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了安全系统的运行。
特邀讲者:郭其一 博士,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列车车载通信网络与嵌入式技术
报告摘要:目前,所有的国产机车全部采用了微机数字化系统,这是我国机车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几乎所有的数字化机车上都有自己的网络,目前的车载通信网络种类很多,常用的有IEC TC9 WG22,以及LonWorks Profibus等现场总线网络。无线通信网络仅用于大型编组的货运列车。在列车上,采用硬件冗余技术组成的通信网络,保证了数据采集、机车控制和故障诊断系统的正常运行。
特邀讲者:谭成翔 博士,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嵌入式系统与等级保护
报告摘要:嵌入式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国防技术和空间探测等一些高尖端领域,随之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讯网络以及复杂大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如果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分等级的加以保护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目前的信息安全防御理论经过了通讯保密、安全防护和保障体系三个发展过程,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许多标准和技术体系如TCSEC、ITSEC、CC等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