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首次三地联动论坛于2007年10月20日在苏州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主题是“长三角的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生态失衡与自主创新困境”,旨在探讨新时代下,如何能在计算机行业突破地域的限制,给行业发展带来一个更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臧斌宇教授和苏州大学科技处处长朱巧明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上海交通大学曹健、华东理工大学郑红、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榕、复旦大学臧斌宇、戴伟辉、王新、池明旻、冯瑞、金城,浙江大学陈德人、陈天洲、吴健,浙江工业大学范菁,苏州大学龚声蓉、周国栋、姚建民,苏州科技学院付保川,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卫国,以及上海、苏州、杭州三地的专家学者近40人到会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YOCSEF学术委员会马华东主席,杜子德秘书长亲临现场并做了重要发言。子德对此次长三角三地联合举办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论坛的主题非常好,指出了当前长三角地区IT领域发展的瓶颈所在,并指出,在当前环境下,亟需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协调、促进地区产业的发展。华东主席认为,此次论坛的三地联动方式非常好,对于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企业、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YOCSEF分论坛之间的交流与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预祝论坛的圆满进行。
论坛邀请到了五位来自三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重要演讲。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戴伟辉教授对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应该居安思危,并通过Dell的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扩展和论述。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陈德人教授则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在现代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上海科泰世纪CEO陈榕教授则以手机3G为例分析了未来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软件的开发将向透明化、XML+业务引擎以及按需定制的方向发展。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龚声蓉教授则重点谈了当前环境下IT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别从苏州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苏州IT产业及人才需求的情况,并指出苏州正在从“IT制造”向“IT创造”进行产业结构方面的转变,也因此引发了企业对人才的进一步需求。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卫国先生则从企业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在这个大时代下,企业应当如何做好自主创新工作,并以华芯公司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会的各届人士针对与会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论坛, 对于长三角的IT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臧斌宇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指出此次大会是YOCSEF创立以来第一次多个分坛联合举办的活动,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新,对于YOCSEF论坛的未来发展,包括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都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尽管会前在会议组织、活动内容、邀请嘉宾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准备,仍然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协调方面有所欠缺,但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也为各兄弟YOCSEF论坛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本次论坛由YOCSEF上海、苏州、杭州分坛联合主办,并为演讲嘉宾提供了精美礼品。
晚上,与会的三地分论坛委员在阳澄湖边上共进晚餐,并就论坛的主题进一步进行了探讨,三地委员也借此机会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所有委员对此次论坛的举办给予高度认可,并约定每年举办一次长三角三地联动的论坛。
YOCSEF上海、苏州、杭州分论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