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海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Shanghai Branch
CCF YOCSEF 上海
于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软件楼一楼IBM报告厅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CCF优博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大到IBM去年1月提出的”智慧地球”,不仅在美国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时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关注。在IBM等厂商的大力推进下,中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概念. 据相关媒体消息,南京、广州、深圳、沈阳等,都在谋划“智慧城市”的建设,
有人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对当前IT发展的一个重要应用与进步, 推动了云计算,物理网等对人民生活的改善.有人认为智慧城市只是IBM等大厂商的一个很高明的营销手段,目的是推销其服务器与整套解决方案. 更有人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将进一步拉大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甚至可能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全。
那么,智慧城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有那些关键技术构成的?智慧城市应该该如何发展?对于研究者将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它给我们IT产业到底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还是可能将其拉入深渊? ……本次论坛邀请了部分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青年科研人员,来自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深入探讨智慧城市的机遇与挑战。
程 序
13:00 签到
13:30 论坛开始
特邀讲者(按获奖年份排序):
特邀讲者:薛贵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06年CCF优博获奖者
特邀讲者:韩银和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 2007年CCF优博获奖者
特邀讲者:张为华 复旦大学 2007年CCF优博获奖者
特邀讲者:黄 劲 浙江大学 2008年CCF优博获奖者
特邀讲者:黎 铭 南京大学 2009年CCF优博获奖者
执行主席:陈海波 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 讲师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
执行主席:路红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副主席
执行主席:孙未未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联系:hbchen@fudan.edu.cn,honglu@fudan.edu.cn wwsun@fudan.edu.cn
021-51355360 13701830272
CCF优博看智慧城市
特邀讲者:薛贵荣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2006年年底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工作。目前的研究领域为海量数据挖掘、互联网搜索与机器学习。近四年来共发表国际论文60多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8项。其中30余篇论文被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ACM TOIS, IEEE TKDE, DMKD与重要会议ACM SIGIR,ACM SIGKDD, ACM WWW, NIPS, ICML, AAAI, ACL等;多次获得APWeb与PKDD等会议优秀论文奖。博士毕业论文获得2006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008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上海分论坛十周年之青年IT新锐。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报告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规模在不断的增长,我们面临了一个新的数据时代,而数据也越来越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战略资源。如何对这些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个非常挑战的问题。本报告将从目前新型的机器学习角度来深入的阐述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所进行的研究与探索。
特邀讲者:韩银和
博士,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参加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可靠计算。负责承担了2项863项目,1项973课题,在包含ISCA、ISLPED、DATE等体系结构和芯片设计领域著名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包含IEEE Trans. VLSI, IEEE Trans. I&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因为他在集成电路方面测试领域的博士研究工作,获得了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200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报告摘要:数据中心在未来智慧城市构建中起着核心引擎作用,多核处理器又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核心部件。大量计算资源被整合到芯片内,这些计算芯核之间的通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报告介绍了讲者在多核互连上的研究进展,包含了拓扑、路由、电路以及新器件(光)等多个层次的研究工作。
特邀讲者:张为华
博士,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讲师,2007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体系结构和编译优化。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IBM大学合作项目和Intel大学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在LCTES、LCPC等体系结构和编译优化领域著名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2007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报告题目:面向大规模多媒体信息检索的体系结构研究
报告摘要:目前,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已成为互联网处理的主要数据类型之一。相比较于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类型的互联网应用,如检索、知识产权保护和面向媒体的包过滤等,一方面需要存储的数据量更大,另一方面,为保证实时性需要的计算量也更高。因此,如何为这些新涌现的多媒体类互联网应用设计高效、实时和低功耗的体系结构变得日益迫切。本报告将首先分析多媒体检索类应用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优化以及可能的体系结构解决方案。
特邀讲者:黄劲
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7年在浙江大学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几何分析、物理仿 真。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子课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作项目等多项 课题。在ACM SIGGRAPH、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CAGD等计算机图形学及 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 的高度评价,他引200余次。任 ACM SIGGRAPH、Eurographics、IEEE TVCG、JCST 等会议期刊的评审人,2010太平洋图形学会议,中国图形学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获2005年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200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报告题目:大规模复杂几何模型的离散化
报告摘要:为了在计算机内表示、存储几何模型,离散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随着几何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在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应用中的几何模型日趋复杂, 而且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精化深入,人们对几何模型的离散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本报告将主要介绍面向现代工业设计和仿真的网格四边形化工作,同时探讨未来智慧城市中的若干几何、仿真问题。
特邀讲者:黎铭
博士。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半监督学习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 KDE》、《IEEE Trans SMCA》等国际一流刊物和IJCAI、ICML等一流国际会议,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他引百余次。担任国际刊物《IJDMMM》编委、《IEEE Trans. KDE》、《IEEE Trans. NN》、《IEEE Trans SMCC》等十余种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KDD’10、ACML’10、CIKM’09、ACML’09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微软学者”奖等奖励。
报告题目:机器学习——智慧城市的智能基础
报告摘要:将从机器学习的背景,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来阐述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执行主席:陈海波
博士。现任YOCSEF上海学术委员, 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系统研究组负责人。2009年1月于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博士论文获得2009年CCF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上海分论坛十周年之青年IT新锐。曾在著名虚拟化公司VMware加州总部参与虚拟可信计算平台Overshadow的研发工作,并应邀在EMC全球创新大会上作188体育投注:基于虚拟化的云计算安全的研究报告。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与系统虚拟化。在主要国际会议与期刊如ISCA, MICRO, ICSE, OSDI, PACT, DSN, VEE与IEEE TSE等接受或发表10余篇研究论文,并获得第36届国际并行处理大会(ICPP’07)唯一的最佳论文奖。
执行主席:路红
博士,2005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及电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工作,并于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和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 目前为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上海分论坛2010-2011年度副主席,2009-2010年度副主席,2008-2009年度学术秘书,2007-2008年度委员,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信息学会理事,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等。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CIVR2010、ICARCV2008、ICARCV2006、4th IFTC等的Session Co-Chair。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IEEE Multimedi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等和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等的审稿人。自2005年至今发表著作章节3篇,论文47篇。发表的论文中,国际期刊论文10篇,国际会议论文 33篇,TRECVID报告5篇,权威期刊论文8篇,其中SCI/SCIE索引论文9篇,EI索引论文12篇,ISTP索引论文4篇。发明专利4项。
执行主席:孙未未
博士,副教授。现任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上海市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CCF高级会员,复旦大学数据库研究所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负责人。2002年1月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获“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数据管理、空间数据管理、无线数据广播、服务计算、ETL等。在ICDCS、WINET、DEXA、MDM、DASFAA等会议和期刊发表50余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