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分论坛 > 上海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上海将举办“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CCF优博论坛”
2011-07-06 阅读量:514 小字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海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Shanghai Branch
YOCSEF 上海
2011年7月09日(星期六) 13:30-16: 30在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软件楼一楼IBM报告厅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CCF优博论坛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计算环境研究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系统、新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推动中国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进步,鼓励创新型研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2006年起设立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迄今已有四十多名博士获得该奖,他们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或在关键技术或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成绩显著,并在重要学术刊物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过论文。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好地反映了中国计算机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179日,CCF YOCSEF上海学术论坛第二届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CCF优博论坛将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将邀请近二十余名历届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参会并且邀请2008与2009年度的部分优博获奖者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大家分享学术研究经验,从不同领域, 不同视角深入探讨计算机技术发展 的机遇与挑战,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程序
13:00 签到
13:30 论坛开始
特邀讲者(按获奖年份与姓名拼音排序)
    黄 劲 浙江大学 2008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谭光明 中科院计算所 2008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张敏灵 东南大学 2008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李绿周 中山大学 2009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黎 铭 南京大学 2009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徐 昆 清华大学 2009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执行主席:张为华 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 副教授
     YOCSEF上海委员
执行主席:陈海波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 讲师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联系: zhangweihua@fudan.edu.cn hbchen@fudan.edu.cn
13918234970 13701830272
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CCF优博论坛

特邀讲者:
黄劲
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7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参加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几何处理、形变仿真。负责承担和参加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以及美国通用汽车资助的课题。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包括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5篇,相关工作被他引总计300余次,被列入ACM SIGGRAPH教程,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因为他在交互式高质量几何大形变领域的博士研究工作,获得了200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题目:基于可控波动方程的弹性运动模拟和网格四边形化
报告摘要:许多周期现象与波动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物体的振动、网格曲面上顶点的分布等等。本报告介绍了如何借助求解可控的波动方程来解决计算机图形学和工程计算中的两个大问题:可控的弹性运动模拟和可控的网格四边形化。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非线性的变换,我们将弹性大形变运动投影至旋转-应变空间得到线性的弹性模型,然后利用模态分析在频域空间对每个频段上的周期振动进行控制,从而得到实时的时间-空间约束求解方法。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基于Morse-Smale Complex理论,将四边形化的解等同于曲面上的驻波;通过将解空间从矩阵特征向量拓展至各向异性的驻波方程,去除各种约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高度自动化的复杂模型的高质量四边形化。

特邀讲者:
谭光明
博士,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计算和体系结构。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在包含SC、ICS、SPAA等高性能计算领域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包含IEEE Trans. Parallel&Distributed Syst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因为他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和2010年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报告题目:Petascale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和优化 
报告提纲:超级计算已经迈入了Petascale时代,中国已经成功构建了两台实测峰值超过1Petaflop/s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本报告介绍在中国第一 台实测性能超过1Petaflop/s的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系统上的性能优化经验,重点讲述其核心加速部件Fermi众核处理器的算法优化和实 现,其加速效果在Tianhe-1A、Nebulae和TSUBAME 2.0得到了验证。

特邀讲者:
张敏灵
博士,副教授。分别于20016月、20046月和20079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相关工作被来自美、英、德、法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同行他引逾200次。应邀担任IJCAI’11, AAAI’11, KDD’11/’10, ECML/PKDD’11, ICML’10等多次一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Machine Learning》、《IEEE Trans. PAMI》、《IEEE Trans. KD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中国计算机学会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六届“微软学者”奖等。
题目:多标记学习
报告摘要智能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机器学习是实现智能信息处理的关键。目前,多标记学习(multi-label learning)已成为国际机器学习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多媒体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本次报告将从学习框架定义、面临主要问题、常用评价指标、代表性学习算法等多个方面对多标记学习的研究现状做简要介绍。

特邀讲者:
李绿周
博士,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2009年6月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后留校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目前已在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Physical Review A,ActaInformatic?a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2009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题目:量子自动机相关问题的研究
报告摘要: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吸引了来自信息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众多学者。本报告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介绍量子计算的理论模型——量子自动机,包括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讲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

特邀讲者:
黎铭
 
黎铭,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分别于2003 2008 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IEEE Trans KDE》、《IEEE Trans SMC-A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IJCAI 等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 余篇。现担任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ata Mining, Modeling and Management》编委、国际会议PAKDD-DSDM'11 程序主席、IJCAIAAAIKDDICDM等十余种领域内重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ACM Trans KDD》、《IEEE Trans KDE》、《IEEE Trans NN》、《中国科学》等十余种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等。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微软学者奖(2005)等,作为主要成员之一获PAKDD’06国际数据挖掘大赛公开组冠军,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题目:基于不一致性的半监督学习:一种有效利用未标记数据的学习风范
报告摘要: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是实现智能信息处理的重要途径。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收集大量数据已相当容易,而为数据提供标记则比较困难。然而,仅利用少量有标记数据进行学习通常难以获得较好的泛化性能。半监督学习凭借其在不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利用大量的、廉价的未标记数据来辅助提高学习器泛化性能,已成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研究的热点。本报告主要对半监督学习、以及半监督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风范——基于不一致性的半监督学习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特邀讲者:
王宏志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200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参加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数据质量、XML数据管理、图数据管理等。负责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3篇发表于数据管理领域顶级国际会议VLDB。由于他在XML数据管理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获得了微软学者,IBM博士英才,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2009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题目:从量到质的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浅谈
报告摘要:随着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的普及,许多应用中不仅需要对数据“量”的管理,更需要对数据“质”的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数据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报告介绍了讲者在数据质量管理上的研究结果,包含实体识别、劣质数据查询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特邀讲者:徐昆
 
博士,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媒体编辑与绘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在国际图形学领域著名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Computer Graphics Forum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题目:可视媒体的高效处理
  报告摘要:随着可视媒体获取设备的不断普及和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视媒体的获取和分享变得更加便利,使得可视媒体的高效智能处理手段成为重大需求。本报告将围绕可视媒体的高效智能处理,介绍清华大学可视媒体研究中心在该方面的若干最新成果。


执行主席:张为华
博士,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体系结构和编译优化。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IBM大学合作项目和Intel大学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在LCTES、LCPC, ISPASS, PPoPP等体系结构和编译优化领域著名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2007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执行主席:陈海波
博士,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讲师。现任YOCSEF上海学术委员, 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系统研究组负责人。2009年1月于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博士论文获得2009年CCF优秀博士论文与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曾在著名虚拟化公司VMware加州总部参与虚拟可信计算平台Overshadow的研发工作以及MIT CSAIL参与多核操作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与系统虚拟化。在主要国际会议与期刊如SOSP, USENIX, Eurosys, ISCA, MICRO, ICSE, OSDI, PACT, DSN, VEE与IEEE TSE等接受或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并获得第36届国际并行处理大会(ICPP’07)唯一的最佳论文奖。
路线:地铁二号线到张江高科站换乘张江有轨电车到蔡伦路站,或者换乘张川线公交车到张衡路下。
热门动态
2018-07-31
CCF YOCSEF 上海分论坛于188体育app官网:7月23日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2018-07-14
人工智能(AI)在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得到学术界、产业界、教...
2018-07-11
CCF YOCSEF上海分论坛于188体育app官网:7月6日晚上在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
188体育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