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上海分论坛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办了“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CCF优博论坛”学术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近20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参与论坛,并由黄劲博士(浙江大学,2008年CCF优博获奖者),谭光明博士(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CCF优博获奖者),张敏灵博士(东南大学,2008年CCF优博获奖者),李绿周博士(中山大学,2009年CCF优博获奖者),黎铭博士(南京大学,2009年CCF优博获奖者),王宏志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CCF优博获奖者)与徐昆博士(清华大学,2009年CCF优博获奖者)介绍各自最新研究进展。论坛由YOCSEF上海委员张为华,学术委员陈海波主持。YOCSEF主席陈文光, YOCSEF上海前任主席、荣誉委员臧斌宇、王新, YOCSEF上海现任主席董笑菊,以及学术委员王漫,孙未未, 何高奇, 尤鸣宇,李东东, 张文强,张冬冬,胡彦鹏,刘超兴,周文以及来自上海高校与企业的各届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CCF研究生论坛的几位代表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论坛首先由文光致开幕词并对CCF优博们提出殷切希望, 希望发挥青年学者的活力,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并对与YOCSEF上海的工作表示肯定. 斌宇也以一名老YOCSEF会员与研究者的身份对CCF优博获奖者表示了祝贺。笑菊以YOCSEF上海现任主席的身份感谢CCF优博们的到来,并感谢各位与会人员的到来。
中山大学李绿周博士演讲的题目是“量子自动机相关问题的研究”, 系统的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介绍量子计算的理论模型——量子自动机,包括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讲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
浙江大学黄劲博士的演讲题目是” 基于可控波动方程的弹性运动模拟和网格四边形化”介绍了如何借助求解可控的波动方程来解决计算机图形学和工程计算中的两个大问题:可控的弹性运动模拟和可控的网格四边形化。黄博士介绍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将弹性大形变运动投影至旋转- 应变空间得到线性的弹性与将四边形化的解等同于曲面上的驻波等, 并对未来图形图像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中科院计算所谭光明博士在题为“ Petascale 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和优化”的报告中, 介绍了在中国第一 台实测性能超过 1Petaflop/s 的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系统上的性能优化经验。谭博士重点讲述了其核心加速 部件 Fermi 众核处理器的算法优化和实 现,并介绍了其加速效果在 Tianhe-1A、Nebulae 和 TSUBAME 2.0 的验证.
在题为“多标记学习”的演讲中,来自东南大学的张敏灵博士则阐述了智能话在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来实现智能信息处理. 然后,张博士从学习框架定义、面临主要问题、常用评价指标、代表性学习算 法等多个方面对多标记学习的研究现状做介绍。
茶歇过后, 南京大学的黎铭博士紧接着在题为“基于不一致性的半监督学习:一种有效利用未标记数据的学习风范”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基于不一致性的半监督学习。在报告中,黎博士分析了利用少量有标记数据进行学习将难以获得较好的泛化性能,并系统的介绍了半监督学习, 并对半监督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风范——基于不一致性的半监督 学习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接下来,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宏志博士在题为“从量到质的数据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浅谈”的报告介绍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王博士介绍了随着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的普及,许多应用中不仅需要对数据“量” 的管理,更需要对数据“质”的管理。因此,数据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数据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王博士的报告介绍了其在数据质量管理上的研究结果,包含实体识别、劣质数据查询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后,来自清华大学的徐昆博士在题为“可视媒体的高效处理”的报告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可视媒体的高效处理的重要性:随着可视媒体获取设备的不断普及和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视 媒体的获取和分享变得更加便利,使得可视媒体的高效智能处理手段成为重大需求。因此,徐博士围绕可视媒体的高效智能处理,介绍清华大学可视媒体研究中心在该方面的诸多最新成果。
论坛于18:10左右顺利结束,此次论坛为CCF优秀博士获奖者与YOCSEF上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
撰稿人:海波
2011年7月18日
论坛现场部分照片:
海波和为华做开场白
文光致词
斌宇致词
笑菊致词
与会人员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软件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