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理工大学办公大楼第二会议室举行
13:00 签到
13:30 论坛开始
特邀讲者:金小刚 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演讲题目:卷积曲面计算和动画研究新进展
特邀讲者:冯结青 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演讲题目:代数B-样条曲面的实时绘制
特邀讲者:刘允才 博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人体三维运动的表示与分析
特邀讲者:马利庄 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媒体与数据重建实验室主任
演讲题目:复杂场景的建模技术和超高清渲染技术
17:00 晚餐
执行主席:李冬冬 博士,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讲师
CCF YOCSEF 上海学术委员
执行主席:何高奇 博士,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CCF YOCSEF 上海学术委员
执行主席:陈志华 博士,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CCF会员代表,CCF高级会员
CCF多媒体专委会委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委会 副秘书长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方式:Email:ldd@ecust.edu.cn; Tel: 18916777789。
可视媒体技术前沿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统计资料表明,视觉信息约占人类接受到的所有信息的80%以上。在视觉信息中的图像、视频和数字几何等可统称为可视媒体。从广义上看,可视媒体的研究范畴涵盖了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数字视频处理、计算机动画、科学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
随着当前信息获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可视媒体获取与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可视媒体已经成为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因此,如何针对可视媒体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智能处理作为当前乃至未来多年的研究热点,引起了计算机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计算机学会通讯》曾在第41期上专门开设了可视媒体专题。
本次报告会有幸邀请到四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到会做特邀报告,集中展示他们在可视媒体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校内外的广大师生、研究人员光临!
特邀讲者 金小刚
博士,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1995年分别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获计算几何与图形学硕士、博士学位。自1995年至今为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199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兼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青年仿真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字娱乐与游戏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委员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编委。近十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动画、非真实感绘制、纹理设计与合成、布料动画、几何造型、群组动画、隐式曲面计算等的研究。曾获2008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度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等。2002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4年获得第九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5年获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录用和发表论文48篇,出版合著三本,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计算机真实感图形的算法基础》获2001年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曾担任Pacific Graphics’2010、ACM VRCIA’2006等组委会共同主席,Edutainment’2007、Edutainment’2009等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CASA’10、CASA’08、CASA’07、CGI’06、PG’05等十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报告提要:卷积曲面是一种隐式曲面,它通过骨架来隐式定义,骨架上的每个点根据其与空间点的距离贡献一定的势场。针对直线、圆弧、二次曲线、三角形、平面多边形骨架,给出了它们的卷积曲面解析计算公式,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计算机动画和造型中的应用。本报告还将汇报报告人在形状约束的动画特效模拟、大规模群组动画模拟、布料动画、Marbling纹理设计等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特邀讲者 冯结青
博士,男,1970年出生。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获计算几何与计算机图形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先后在法国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从事访问研究。1999.2年加入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晋升副研究员,2003.12晋升研究员,2005.1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1.1转聘为教授。目前担任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结青一直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基于曲面控制的空间变形、空间变形反走样、点云的数字几何处理、高质量软影的实时绘制、代数曲线曲面的实时绘制、计算机辅助卡通角色编辑与插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计算机图形学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累计被国内外同行他引200多次。出版译著一本,参与编写教材一本。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多项。研究工作曾获200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二等奖,2004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担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2007.1~今)、江西高等学校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大学)(2010.6~今)、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三届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8.2~今)、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五、六届计算机图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8~今)。
报告提要:分片代数曲面在具有复杂拓扑的光滑外形表示、造型和外形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是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细分曲面以及网格曲面等几何外形表示方法的重要补充。代数B-样条曲面的控制系数具有直观的几何意义,在几何造型和计算机动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分片代数曲面的高质量实时绘制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核心是大量非线性方程的求根。随着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的快速发展,并结合非线性方程数值求根方法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两种代数B-样条曲面的实时光线投射绘制方法,即(1)基于函数复合与Bezier点插入求根的算法;(2)基于多边形化和极曲面的高效绘制算法。这两种算法均充分发挥了GPGPU的高度并行性的特点,使得大量的非线性方程的求根问题可以高效、并行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主流的桌面图形处理器上,这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具有数以千计的5-9次的分片代数曲面的高质量实时绘制,为代数B-样条曲面进入造型与动画等实用领域奠定了显示基础。
特邀讲者 刘允才
博士, 1990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UIUC)电气计算机工
报告提要:人体三维运动的表示与分析是可视媒体处理的重要部分,对视频图像的语意理解、存储与检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告首先介绍刚体运动表示与求解的方法,然后过渡到连接刚体、人体的运动表示。重点讨论采用多摄像机和单摄像机的人体姿态估计与运动分析、分析采用单摄像机人体姿态生成式算法与诊断式算法。对实验结果给出演示与分析。
特邀讲者 马利庄
理学博士,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与数据重建实验室”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第六届国际信息联合会国际娱乐计算会议(IFIP ICEC’2007)、亚洲数字设计与制造(ACDDE2010)大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多年来对CAD、计算机图形与数字媒体领域前沿问题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科学出版社专著一部,负责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重要课题,98年下半年德国Fraunhofer IGD图形学研究院的访问教授, 99年至200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AMTech客座教授。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动画与游戏, 数字多媒体与数据重建。
报告提要:复杂场景的建模技术和超高清渲染技术是目前计算机图形、多媒体技术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之一。我们分析研究复杂场景的高效表示、存储和层次化高效构建等;研究大规模场景下的高清渲染技术,综合软硬件技术提高算法的效率,并研究如何在大规模复杂场景建模与渲染中实现高效的内存管理、使用各种辅助技术如无缝LOD,多CPU和多GPU协同等,高效地实现高清渲染;面向高清数字电视,研究高清视频的压缩和立体显示问题;研究基于图像和视频的超分辨率和前景抠取等后期制作关键技术。随着当今电影工业的数字化应用的迅猛发展,影视特效和大规模虚拟场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复杂场景建模与超高清渲染技术的研究可望推动高清影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执行主席 李冬冬
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YOCSEF上海学术委员。2008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声纹识别新模型、新特征和新方法、网络互联环境下的移动嵌入式多模态声纹识别系统、基于情感补偿的声纹识别方法在内的研究;目前已在在国际国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执行主席 何高奇
博士,副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YOCSEF上海AC委员。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网络研究部和意法半导体上海研发部工作。2007年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虚拟/增强现实、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动画与游戏、分子生物学等。近三年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支撑、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委的基金资助。
执行主席 陈志华
博士,副教授,第十届CCF会员代表,CCF高级会员,CCF多媒体专委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委会副秘书长。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教师。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动画、可视媒体计算、人工智能。先后负责了总装备部军口863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
会场方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