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17:00至22:00,CCF YOCSEF上海书香Club在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Club邀请英特尔产品应用架构师何万青博士主讲《必要的散失》这本书的精粹。参加书香Club的有远道而来的YOCSEF总部AC、YOCSEF杭州前任主席姜波教授,以及YOCSEF上海的张文强、王长波、胡彦鹏、游录金、彭俊杰、郑红、何高奇,资深媒体人张一鸣,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郭卫斌博士。
CCF YOCSEF上海现任主席首先代表YOCSEF上海感谢何万青博士的光临,以及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支持。他指出,YOCSEF上海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进一步拓宽,本次读书会是一个很好探索,促使大家加强精神世界的交流。郭卫斌博士作为东道主,热烈欢迎各位嘉宾光临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计算机系教师一直积极参与并支持CCF YOCSEF上海的各种活动。远道而来的姜波发表的简短讲话,非常珍惜这次与万青博士的读书交流。
“上帝劝人为善,但又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的灾难?”、“生命有意义,痛苦同样有意义。”在一连串的疑问中,万青博士开始了他在读书会 CLUB讲演。主要的素材是朱迪恩·维奥斯特心理学著作《必要的丧失》,作者维奥斯特是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的研究员,从事了将近二十年的儿童与成年人内心世界的写作。万青按人生命发展的四个阶段,深入浅出的剖析了著作的内容和要点,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侃侃而谈。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离开别人,别人也离开我们,我们放弃了许多我们所爱的人、事、物。失去是我们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它也是我们成长与收获的主要源泉。在我们由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过程中,我们同时在放弃的痛苦中前行。所以我们必须应付必要的丧失,了解这些丧失是如何联系到我们的收获。探讨丧失,是为了研究成长与丧失之间的密切关系。面对丧失,我们的反应方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开启了智慧之门,踏上了充满希望的改变之路。
《必要的丧失》书中告诉我们,不完美是我们人生各阶段不得不面对的。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心想事成,世界不会围绕我们转动,但也不必对人生沮丧,《必要的丧失》,它会帮你真正地静下心来,让你拥有健康的心态。《纽约时报》评论维奥斯特《必要的丧失》对缺失心理的研究十分透彻,30多位心理分析专家的观点,200多个经典案例,帮助读者突破心理障碍,实现自我疗愈,是一本经典之作。何万青在丰富的PPT里与大家分享: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已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面对这个追问,我们不能以说话和沉思来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作为来答复。到头来,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
参加Club的各位同仁积极参与互动,与万青进行热烈的交流,探讨的话题丰富而深入。这次Club采用西餐茶点的形式,伴以鲜酿的啤酒,为读书会的交流创造了舒适的氛围。
本次Club的执行主席是YOCSEF总部AC文强、YOCSEF上海副主席彦鹏和YOCSEF上海学术秘书高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