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上海
于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 8:00 - 12:00
在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中山北路3663号)数学馆201会议室举行
学术论坛,敬请光临
主办单位:CCF YOCSEF上海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协办单位:CCF YOCSEF南京,东华大学
会议主题
业务过程管理前沿技术研讨会
程 序
8:00签到
8:20论坛开始
致辞: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领导
8:30 特邀讲者:王建民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演讲题目:过程数据管理与挖掘技术
9:00 特邀讲者:刘建勋教授,湖南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待定
9:30 特邀讲者:曹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
演讲题目:从工作流管理系统到过程感知系统
10:00 合影茶歇
10:20 特邀讲者:曾庆田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跨组织协同工作流挖掘
10:50 特邀讲者:窦万春教授,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演讲题目:待定
11:20 特邀讲者:任开军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软件研究室副主任
演讲题目:数值天气预报复杂业务流程的数据和计算问题
11:50 会议结束
12:00 - 13:00午餐(会议免费提供)
其他参加人员:业务流程管理与工作流技术专业人士、相关领域企业人士、高校研究人员、媒体人士
业务过程管理前沿技术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China BPM, http://cbpm2014.dhu.edu.cn/)即将于10月18-19日在上海东华大学举办。借本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之际,CCF YOCSEF上海将同期举办一个有关业务过程管理和工作流前沿技术的研讨会,邀请国内在业务过程管理和工作流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做报告。报告专家将从业务过程的建模,管理,执行,分析以及流程挖掘等多个方面介绍领域的前沿技术。
YOCSEF简介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简称CCF YOCSEF)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1998年创建的系列性学术活动组织。创建十六年来,不少知名学者、企业家从这里走出,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和张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科院计算所总工徐志伟、南京大学副校长吕建、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新浪原总裁王志东、闪联总裁孙育宁、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侯紫峰、科泰世纪董事长陈榕等。CCF YOCSEF还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的企业提供展示企业形象的机会,会专业媒体提供鲜活的素材。CCF YOCSEF的活动主要形式是论坛和学术报告会。此外,还有学术评价、评奖、扶贫助教等。
专题论坛针对IT业界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思辩,向全社会发出声音。学术报告会则是把最新学术思想和技术动态向业界传播。CCF YOCSEF的责任感表现在对国家大事、宏观政策、教育、科研、产业、应用的关注,并积极推动变革。
执行主席:刘晓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CCF YOCSEF 上海 学术委员,学术秘书
陈铭松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CCF YOCSEF 上海 委员
参会回执
姓名
|
|
单位
|
|
电话
|
|
Email
|
|
是否参加午餐
|
|
|
|
注:填写完上述回执,请于10月15日前回复至会议执行主席刘晓处(xliu@sei.ecnu.edu.cn) 。
会议联系人: 刘晓 电话: 15801897971 Email: xliu@sei.ecnu.edu.cn
陈铭松 电话: 15802157660 Email: mschen@sei.ecnu.edu.cn
陈铭松 电话: 15802157660 Email: mschen@sei.ecnu.edu.cn
交通: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数学馆(毛主席像左手边)201会议室。乘轨道交通3号线或4号线至“金沙江路”站,沿金沙江路->中山北路->华东师范大学正门,路步行可至。
会场方位示意图

附:演讲嘉宾介绍
王建民教授
王建民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软件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863 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面向制造业的核心软件开发”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2012 年起),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制造服务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4年起),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2008-2013)。ISO/IEC JTC1 大数据研究组(SGBD)成员(2014年起),IEEE 过程挖掘任务组(IEEE Task Force on Process Mining)成员(2009年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杂志(EI 源刊) 副主编(2009 年起),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2006年起),Petri 网专委会委员(2008年起),大数据专委会委员(2012年起)。研究领域为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具体包括,大规模并行计算模型,过程与行为数据分析与度量理论,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与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与系统。2008年以来在IEEE TKDE、IEEE TSC、WWWJ等期刊和SIGMOD、VLDB、ICDE、AAAI、ACM Multimedia、CVPR等会议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9项。200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年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2012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2013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2013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
刘建勋教授
刘建勋,博士、教授,湖南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知识网格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997.3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4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9~2007.9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1起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ACM Fellow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Bochmann教授实验室做访问学者。近十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服务计算、工作流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知识与语义网格、软件代理、供应链管理、敏捷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等。现为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湘潭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副组长,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
曹健教授
曹健,博士,教授。2000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交大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1月出站后留校任教。2008年起任教授,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多次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信息研究所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有关过程管理和服务计算方面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协同信息系统,网络与服务计算,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并和摩根士丹利、三星、携程、盛大网络等进行合作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5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60多篇,包括一流会议和期刊IJCAI, AAAI, VLDB, WWW, ICDM, INFOCOM和TPDS等。目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协同计算专委会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成员。
曾庆田教授
曾庆田,博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岛论坛荣誉委员、青岛市物联网专家工作站入站专家等。2005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至8月,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DFKI)访问学者。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6月至12月,香港城市大学资讯系统学系访问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于Petri网、应急管理、流程挖掘、商务智能、物联网应用软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4项。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cision Support System》、《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索引17篇,EI索引72篇。2007年,获得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位)。
窦万春教授
窦万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 “协同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云计算专家论坛”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网格与服务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2001年-2002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5.4-2005.6与2008.11-2009.2期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A类)。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课题组成员,先后参与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至今已在国际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如《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软件著作权专利10余项。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主要成员,2005年获南京大学“南瑞继保”奖教金,2007年获“第二届江苏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201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任开军副教授
博士,副研究员,院士助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软件研究室副主任。1998 年7 月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2003 年12 月和2008年12月分别于该校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十佳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和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立三等功1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担任BDCloud 、PDCAT、CGC等多个国际会议的PC成员以及TASE、TSC、CCPE、JSC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发表包括IEEE Trans. SC、SuperComputing(SC)等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篇。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 、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国防重大专项等十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当前主要从事科学云与大规模数据处理、高性能并行计算与支撑环境的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