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晚8点,CCF YOCSEF上海在分论坛微信群中成功举办了2016年网络微访谈,本次的主题是“数据交易中的流通分享与权益保护”。微访谈是CCF YOCSEF上海在2016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利用分论坛微信群不定期举办各类在线访谈和讨论活动。本次微访谈活动探讨数据交易中的流通分享与权益保护问题,目的是为6月5号的论坛打基础,对什么是大数据交易,为什么需要大数据交易,流通分享在大数据交易中的意义,和权益保护在大数据交易中的作用等围绕大数据交易的核心概念进行普及。
本次微访谈活动由CCF YOCSEF上海候任主席彭鑫策划、CCF YOCSEF上海候任副主席王昊奋主持。本次活动邀请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科员张敏翀、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汤奇峰、安客诚亚太区首席隐私官潘兆娟以及上海凭安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韩洪慧。四位嘉宾就当下火热的大数据交易进行了交流互动。
首先,四位嘉宾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上海经信委的张敏翀第一个发言,他介绍了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筹建过程,并从政府的角度,对“为什么要建设数据交易中心?”、“为什么政府要推动建设数据交易中心?”、“如何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如何务实推动建设”四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第二个发言的是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汤奇峰,他认为企业或机构在新业务发展过程中对数据源的需求促进了数据交易市场的生成。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也需要一个公开的数据交易市场。并且他表示交易中心正在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就对数据足迹产生者,数据服务供应者以及数据需方等不同角色做一些规定, 这些规定会在将要发布的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交易规则中体现。
安客诚亚太区首席隐私官潘兆娟介绍了大数据交易的四个典型特色:大量数据volume、快速出现velocity、多元变化variety、真实性存疑veracity。提出解决流通分享和权益保护问题,就要自律、法律与技术三管齐下。最后一位发言的是上海凭安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韩洪慧,他从企业实际操作数据的角度谈了看法,他认为:见到的数据越多,就越觉得数据不够;多维度的数据交叉能产生更大价值;没有一家机构能获得数据全样本。因此,共享和交易就尤为重要,这是市场的要求。但目前的数据流动并不顺畅,只有建立真正保护数据拥有者权益的机制,数据才会光明正大地流动,数据经济才会发展。
第二个环节是嘉宾与主持人互动。针对CCF YOCSEF候任副主席王昊奋提出来的“各位嘉宾对所交易数据有没有比较好的分类建议呢?”这样一个问题,四位嘉宾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敏翀认为数据流通要根据其对消费者的潜在权利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汤奇峰从分类目的角度阐述了分类的意义,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是为了支持数据应用的发展,对不同数据应用场景有重大意义,是流通中最小化数据供应原则的基础。潘兆娟认为所交易数据应当依据影响程度、风险高低,即经济价值及成本进行分类。韩洪慧则把数据可以看作一种产品,其特点就是可以随时调整,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供需双方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可以让市场来检验,只要数据产品不违反相关规定。
在嘉宾的建议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后,主持人王昊奋提出了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把握好数据共享和权益保护的关系?”汤奇峰认为数据权益保护前提是流通,没有流通很难产生新的数据价值。没有新的数据价值,数据权益不太可能产生新的溢价。韩洪慧认为数据共享才能产生价值,数据拥有者也就有了权益,其实就是保证权益的最大化,要在政策和技术机制两方面进行保护。潘兆娟提出数据共享和权益保护的关系问题是攸关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企业角度来说,处理好两者关系可以增加企业依赖度和消费者信心,增加品牌价值,降低交易成本;从消费者角度,可以增加个人权益保护,增加购买的便利性及使用的价值;从行业和政府的角度,可以提升行业自律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消费者满意度,减少抱怨纠纷。总之,正确处理好数据共享和权益保护的关系可以确保多方最大利益,共享双赢多赢的局面。张敏翀引用了卡内基大学亚历山德罗的观点:“让消费者从数据交易中获利不是什么新想法有不少公司参与其中,但从没谁成就什么。”他认为应考虑消费者的数据权益,但现阶段实施个人授权数据交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当雾计算成为数据主要处理方式时,数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处理和交换,应该会诞生一些新的利益反馈机制。
伴随着嘉宾的热烈讨论,主持人王昊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数据交易和其他实物的交易有一些差别,数据很容易复制,而且无损。那么数据的盗版要怎么解决呢?”嘉宾普遍认为盗版很难有彻底解决之道。张敏翀说:“数据交换价值的基础是其稀缺性。然而,数据可以非常方便的复制、分割和重组,特别是数据的衍生信息同样具有价值,甚至高于数据价值本身,这是和其它数字产品最大的不同。”韩洪慧认为数据的盗版目前没法根治,这是由于数据具有复制的完全无差异性导致的,包括数据都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数据只有越公开交易,越能遏制盗版,越是私下交易,盗版越是猖獗。汤奇峰也提出曾经有个院士在一个大会上提出数据交易悖论,认为数据复制很难控制,交易价格持续走低。最后交易市场难以为继。
自由提问环节,YOCSEFer比较关心数据的加密存储。分两方面看,一方面,对全体数据加密存储,成本过高,可能会丧失商业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有的数据生命周期很短,加密也没有必要。数据由隐私数据和价值数据构成,隐私数据加密存储很有必要。CCF YOCSEF上海候任主席彭鑫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一些企业抱团取暖形成数据共享关系,这个算不算逃脱监管的一种水面下的数据交易?”嘉宾认为特定机构之间的数据流动可能更有针对性和行业特性,并不适合对全社会的公开交易,是一种数据产品的特殊形式,应该鼓励。张敏翀说:“无论是,集团内部若干不同业务公司之间的数据共用、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还是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交易,都是应该鼓励的。但是这些数据流动都应该透明化,为公众和社会知情。另外,要大力打击地下数据交易。”
本次活动有数十位委员参与了发言讨论。针对大数据交易这样一个热点,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四位嘉宾也积极解答疑惑。嘉宾们深入浅出的回答为没有相关基础的YOCSEFer打开了大数据交易的大门,引导大家一起探索,收获知识。微访谈于晚上9点40完成了正式讨论,之后,意犹未尽的委员们还与三位嘉宾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