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数字化如何为山西非遗插上“飞翼”
2022-11-02 阅读量:31 小字

非遗是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活态”文化,反映了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世代相承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是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何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鼓励和促进地方非遗项目产业化并走向市场,不仅可以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助力非遗发源地的乡村振兴。山西省作为非遗大省,各类非遗项目总数多达8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遗项目3项(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和皮影戏)、国家级非遗项目171项、省级非遗项目659项,居全国第三。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在数字化纪录、非遗电商、新媒体营销方面有一定发展,而基于数字化的设计创新、技艺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在此背景下,2022年10月29日CCF 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举办了“数字化如何为山西非遗插上‘飞翼’ ”观点论坛。本论坛由CCF YOCSEF太原AC委员董媛香和张国业担任执行主席,CCF YOCSEF太原AC委员姚姗姗和李毅担任线上主席。活动邀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晋中学院教授钱永平,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CCF杰出会员、CCF YOCSEF指导委员会委员袁晓如,山西奇数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岩担任引导嘉宾;邀请到太原科技大学教授、YOCSEF太原优秀AC潘理虎,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潞伟,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彭鹿,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刘宇轩,山西文旅集团山投信息副总经理杜凯,山西一建园林古建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刘敏担任特邀嘉宾参与思辨讨论。同时,还邀请到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王艳和清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崔跃,一起从数字化视角对非遗表现形式、传承及保护、文化价值等方面展开思辨讨论,对发展非遗数字化提出建议。

图1 数字化如何为山西非遗插上“飞翼”观点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2个环节:引导发言和思辨讨论。

引导发言

第一位引导发言嘉宾钱永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非遗保护与数字化》的分享。首先,钱永平教授提到了全球遗产保护的类型,列举了不同遗传类型对应的不同国际文件、国际组织,接着她从定义、社区、群体三方面提出非遗保护与其他遗产类型保护的区别。之后钱永平教授重点从过去和现在两个维度阐明2003年《保护非遗公约》出台后实施的非遗保护与以往保护的区别、她认为,过去对非遗的保护方式主要是以文字文献化、博物馆保存、影像记录和兴起的计算机媒介存储为主。而现在则强调围绕非遗生命力实施保护,即让非遗在一代代人的生活中活态地传承下去。最后,她也为信息科技工作者提出了研究问题——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人,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实现非遗生命力的世代存续值得我们深入思索与探究。

图2 钱永平做《非遗保护与数字化》引导发言

第二个引导发言《从视觉表达(可视化)看非遗的数字化与传播》中,北京大学袁晓如研究员首先和大家分享了木构建筑和古代书法两个传统文化可视化的相关案例。之后他进一步探讨了在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结合分析手段,如何利用更符合现代人认知的表现形式来传承非遗文化,强调在过程中,需要有技术、领域和设计多方面参与,形成交叉合理。在党的二十大中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也给非遗的数字化与传播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图3 袁晓如做《从视觉表达(可视化)看非遗的数字化与传播》引导发言

接着,山西奇数文化有限公司葛岩总经理分享了《大数据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引导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山西非遗的概况、并对保护山西非遗的途径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接着通过《山西古戏台》为切入点来讲述了媒体人的遗憾和传承人的困惑。最后葛岩总经理阐述了自己188体育投注:非遗数字化传承和发展的想法,通过建立数据库,为不同非遗项目提供适合的发展策略和有效数据支持,使得非遗传播更广泛、受众更精准、传承更有序,并建立分级开放标准,针对不同需求推出相应的非遗文创产品。

图4 葛岩做《大数据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引导发言

思辨环节

第一个思辨点是“非遗承载了很多艺术属性,在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是技术、观念还是其他?”

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潞伟认为数字化已在非遗和文化遗产的采集、记录、保护、展示环节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曾经在主持庙会使用影像手段全方位记录描绘过程。但也提出疑惑,数字化的应用是否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戏曲实现影像记录并网络化后,会影响其演出市场,进而影响演员的收入、场次和技能。山西大学教师彭鹿认为目前障碍在于很多非遗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受到大众的喜爱。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应当思考如何加入一些文化内涵。

图5 彭鹿做特邀发言

一些参会者认为在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在于观念。YOCSEF太原退役AC委员田景全认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好解决,但观念方面需要依据市场去转换思路。中国旅行太原副总经理张静认为在观念这方面也包括传承文化的教育、政府的重视程度。YOCSEF太原2018-2019主席郭威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公众的非遗教育,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更多,非遗才能有市场;其次加强对非遗开发者的教育,非遗数字技术的开发者应该有对应的背景,了解相关的非遗知识。但是YOCSEF太原主席魏巍则认为,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的障碍是技术,他认为正如钱永平教授强调的非遗需要人的参与,目前数字化或者计算艺术还不能完全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模拟。
还有不少参会者认为在计算艺术赋能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在于现实方面的因素。非遗传承人王艳认为障碍在于赋能的目的。如果数字化的目的只是为了记录,那可能对于香而言,少了些有效力。香是需要鼻观,需要去闻的,如果不是使用,走不进日常生活中的它,依然会被束之高阁,数字化可能只剩冰冷的数据了。YOCSEF太原AC委员张国业认为主要的障碍是受众市场,目前非遗市场还比较小众,数字化对产业的渗透,优先针对广受众市场。

第二个思辨点是“非遗从口口相传走向数字化传播,如何兼顾技艺的数字传承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YOCSEF太原优秀AC委员、太原科技大学教授潘理虎认为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强化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非遗的数字传播和传承中存在确权问题,可以通过文件加密、数字水印、区块链技术等对数字化非遗作品进行保护,也可从非遗作品创造工艺、资料、原料、数量、质量、品牌,传承人等多个维度采取保护措施。山西一建园林古建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刘敏以一建为例介绍了其188体育投注:历史古迹公益扫描工作,以及“传统建筑数字信息库建设”科技项目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工作。山西山投信息杜凯认为企业更多需要考虑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从技术角度来看,在做数字化确权时,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非遗真假、版权问题。YOCSEF太原副主席张光华认为用区块链解决这个问题很合适,但是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是否能平衡,公益问题与个人私有两者如何兼得,因为运用技术最大瓶颈是,很多事情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我们该如何延续下去。YOCSEF太原AC委员董媛香认为或许没必要兼顾,换个思路,不是对技艺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做大非遗市场,那些被市场认可的顶尖的技术人才会被更多人看到,他们的技艺也会被认可。

图6 刘敏做特邀发言

太原理工大学刘宇轩则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要,尤其是商业角度。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很多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健全,要加强对非遗、文创IP的产权保护。山西大学教师彭鹿认为技术是开放的,但思想上的东西还是需要保护的,所以知识付费还是必须的。山西时空虚现科技吴文龙也强调非遗的二次创作开发的内容也应该有知识产权,也同样需要保护。YOCSEF太原2018-2019主席郭威也认为需要用一些技术手段辅助判断真假,把专业机构和法律相结合并进行普及教育。YOCSEF太原副主席许骁哲提出应该对非遗种类进行区分,有些非遗技术应该在社会上公开,其中视频、过程是知识产权;有些非遗具有唯一性,有加密性的属性,需要先申请知识产权再公开。YOCSEF太原主席魏巍认为非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人的技艺产生物质性的东西,一种是非物质的东西,而非物质的东西没有办法数字化,也就没有办法保护,所以对于保护产品来说,就不存在兼顾问题。山西时空虚现科技姬晨认为未来的非遗可以从共建共创开始,结合生态体系来考虑。

第三个思辨点是“数字技术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减少非遗因产业化造成的文化价值的稀释?”

太原理工大学讲师刘宇轩认为非遗在网上呈现的形式不同,会有一些恶搞、非专业的内容出现。在传播方面,要正规化整理和保存,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对于非遗开发者的专业性、历史背景、技术也要有要求,对商业模式和产业化模式进行探索,制定行业标准和政策,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推广。中国知网王军介绍到知网已经做了非遗相关的特色库,包括山西的黄河、长城、太行特色库等,可以充分利用保护非遗文化价值。非遗传承人王艳认为非遗文创产品的质量是文化价值不被稀释的关键。非遗传承人崔跃认为188体育投注:文化产业的建设需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区分哪些是优质的技艺和产品,哪些是需要淘汰的,同时需要区分工艺品和艺术品来看产业化。YOCSEF太原2018-2019主席郭威认为需要认真思考数字技术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到底要生产什么,需要正确的市场导向,真正文化沉淀。山西时空虚现科技有限公司吴文龙提出很多时候,我们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非遗的产品,这是包含了情感的价值的,即手工产品也是带感情的。

图7 刘宇轩做特邀发言


非遗文化体验——香席
本次论坛茶歇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第二代传承人王艳为大家进行“香席”表演,与会者进一步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也进一步理解了非遗是技艺、人的参与、感官感受等多维度的体验。

图8  参会嘉宾现场体验制香操作

论坛持续了4个小时,通过3位嘉宾的引导发言和3个话题的思辨讨论,从数字化视角对非遗表现形式、传承及保护、文化价值等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后续YOCSEF太原将联合中国民主同盟山西数字经济专委会,完成188体育投注:推动非遗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政协提案,持续关注和推动山西非遗数字化及相关产业发展。

图9  参会嘉宾会后合影



热门动态
2024-08-27
2024年8月3日,CCF YOCSEF合肥顺利举办技术论坛“从基座模型到终...
2023-05-05
AI为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帮助领域学者发现新的知识、...
2023-03-24
2023年3月18日,CCF YOCSEF成都在四川省成都市五岳宫街28号成都...
2023-03-02
近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2023-01-12
2023年1月7日-8日,CCF YOCSEF成都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
2022-11-13
CCF YOCSEF成都成功举办“当行为数据分析遇上云边智能”技术论坛...
2022-1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
2022-08-25
2022年8月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
2022-08-16
2022年8月13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成...
2022-08-16
   7月25日,由CCF主办、YOCSEF深圳承办,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
2025-01-17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用于辅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
2025-01-14
2025年1月1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
2025-01-13
AI for Science:探索人工智能重塑科学研究之路AI 会改变现有科...
2024-12-06
在信息技术的时代浪潮中,程序设计竞赛与训练成为培育创...
2024-10-24
2024年10月19日上午,CCF YOCSE昆明“AI技术如何赋能云南高原特...
2024-08-02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但是在特色县域经...
2024-06-22
2024年6月22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昆明分论...
2024-05-14
同力同心,共筑未来——CCF YOCSEF昆明成功举办2024-2025年论坛...
2024-03-16
2024年3月16日上午,CCF YOCSEF昆明“AI助力,走进古滇之遗”技...
2023-12-26
人工智能从诞生经历了包括符号主义、连接主义、统计学习...
188体育app官网: